字級
- 大
- 中
- 小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 第二日精采討論
2018-05-27
2018年5月26日,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第二日,進行第三至六場的開題討論,共15名報告人發表了各自的研究計畫。本日的報告會分別圍繞在建設人間淨土、星雲大師及其著作、人間佛教的弘法教育、星雲大師與當代社會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上海大學程恭讓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共同擔當點評嘉賓。
第三場共有三名報告人發表研究計畫,話題聚焦於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思想及其建設。中國人民大學馬俊報告了他的研究計畫:〈化世俗為神聖 —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探微〉。馬俊通過討論人間佛教如何解決宗教世俗化與神聖性的問題,希望透過星雲大師的人間淨土思想,回應人間淨土思想與佛教中國化、現代化的關係。南京大學翁後發報告了《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研究》。他基於大師及佛光山的人間淨土思想在當代佛教以及世界宗教發展中的主要特徵,討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與傳統淨土思想的關係及發展、在當代佛教及世界宗教發展中的意義三個方面。中國人民大學楊家剛發表了《傳統中國倫理架構與人間佛教實踐意義》。從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古今之間,討論了人間佛教的歷史與現實。
第四場同樣有三名學子發表演講計畫,話題討論集中在星雲大師及其著作研究。北京大學的汪康發表了《星雲大師的大悲心與解脫論研究》。南京大學王若曦討論了《詮釋傳統視野中的〈金剛經講話〉》。南京大學陸傑峰的研究主題是《般若智慧與人間佛教——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研究》。程恭讓教授說,人們在詮釋時,引入禪宗、佛性如來藏等理論。金剛經詮釋的基本風格是什麼?大師的詮釋基本上是延續了隋唐之後的基本模式,大師的創造性體現在什麼地方?這是文章需要思考的部分。
第五場共有4名報告人發表,主題依然延續星雲大師及其著作研究。南京大學常紅星的研究計畫是《星雲大師善巧方便智研究——以大師新近著述為中心》。
中央民族大學的韓敬山發表了《善巧方便、易懂能行的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星雲大師日記及往來信件啟示錄》。點評嘉賓一致肯定了文章的選題價值,認為從日記中進行發掘,有其獨特價值。武漢大學賴艷彬彙報了《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闡釋研究——以星雲大師演講集為中心》。王雪梅教授認為從闡釋的角度來談很有新意,闡釋的幾個向度從人到社會到宗教的昇華,這三者的區分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南京師範大學吳雙的選題是《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之融儒入佛——以釋迦牟尼佛傳為中心》。
第六場共有5名報告人發表,主題圍繞人間佛教的當代實踐展開。華東師範大學張曉藝報告了《風險社會中的信仰共同體及其實踐機制》。他通過與風險社會理論的理論對話,討論了人間佛教與風險社會的回應方式,並討論了佛光山人間佛教應對風險的實踐機制。溫金玉教授認為,個人信仰是隱私,但是一旦走向社會,就屬於公共事業,需要一套非常好的機制。這個選題很好,框架的論述也很好。中國人民大學的韓錚的研究計畫是《現代社會公共性對中國佛教制度發展影響的探討》。華東師範大學韋施伊的發言是《後人類境況中的人間佛教——從人工智慧與人間佛教之關係說起》。溫金玉教授稱讚了選題的新鮮度,讓人耳目一新。“互聯網”和佛教的結合是一個新的傳播方式。
華東師範大學的席姝妮發表了她的報告《人間佛教的當代弘法策略與認同建構——以青年弘法為中心》。南京大學聶啟陽的發表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教育實踐研究——以佛光大學為中心》。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第二日的精彩討論,不僅涵蓋了佛教經典、星雲大師著作、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等等重要議題,並以各種不同的研究進路進行了人文思辨與科學研究。第二日的開題發表會在熱烈的學術討論和教學相長中圓滿結束。
第三場共有三名報告人發表研究計畫,話題聚焦於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思想及其建設。中國人民大學馬俊報告了他的研究計畫:〈化世俗為神聖 —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探微〉。馬俊通過討論人間佛教如何解決宗教世俗化與神聖性的問題,希望透過星雲大師的人間淨土思想,回應人間淨土思想與佛教中國化、現代化的關係。南京大學翁後發報告了《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研究》。他基於大師及佛光山的人間淨土思想在當代佛教以及世界宗教發展中的主要特徵,討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與傳統淨土思想的關係及發展、在當代佛教及世界宗教發展中的意義三個方面。中國人民大學楊家剛發表了《傳統中國倫理架構與人間佛教實踐意義》。從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古今之間,討論了人間佛教的歷史與現實。
第四場同樣有三名學子發表演講計畫,話題討論集中在星雲大師及其著作研究。北京大學的汪康發表了《星雲大師的大悲心與解脫論研究》。南京大學王若曦討論了《詮釋傳統視野中的〈金剛經講話〉》。南京大學陸傑峰的研究主題是《般若智慧與人間佛教——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研究》。程恭讓教授說,人們在詮釋時,引入禪宗、佛性如來藏等理論。金剛經詮釋的基本風格是什麼?大師的詮釋基本上是延續了隋唐之後的基本模式,大師的創造性體現在什麼地方?這是文章需要思考的部分。
第五場共有4名報告人發表,主題依然延續星雲大師及其著作研究。南京大學常紅星的研究計畫是《星雲大師善巧方便智研究——以大師新近著述為中心》。
中央民族大學的韓敬山發表了《善巧方便、易懂能行的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星雲大師日記及往來信件啟示錄》。點評嘉賓一致肯定了文章的選題價值,認為從日記中進行發掘,有其獨特價值。武漢大學賴艷彬彙報了《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闡釋研究——以星雲大師演講集為中心》。王雪梅教授認為從闡釋的角度來談很有新意,闡釋的幾個向度從人到社會到宗教的昇華,這三者的區分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南京師範大學吳雙的選題是《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之融儒入佛——以釋迦牟尼佛傳為中心》。
第六場共有5名報告人發表,主題圍繞人間佛教的當代實踐展開。華東師範大學張曉藝報告了《風險社會中的信仰共同體及其實踐機制》。他通過與風險社會理論的理論對話,討論了人間佛教與風險社會的回應方式,並討論了佛光山人間佛教應對風險的實踐機制。溫金玉教授認為,個人信仰是隱私,但是一旦走向社會,就屬於公共事業,需要一套非常好的機制。這個選題很好,框架的論述也很好。中國人民大學的韓錚的研究計畫是《現代社會公共性對中國佛教制度發展影響的探討》。華東師範大學韋施伊的發言是《後人類境況中的人間佛教——從人工智慧與人間佛教之關係說起》。溫金玉教授稱讚了選題的新鮮度,讓人耳目一新。“互聯網”和佛教的結合是一個新的傳播方式。
華東師範大學的席姝妮發表了她的報告《人間佛教的當代弘法策略與認同建構——以青年弘法為中心》。南京大學聶啟陽的發表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教育實踐研究——以佛光大學為中心》。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第二日的精彩討論,不僅涵蓋了佛教經典、星雲大師著作、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等等重要議題,並以各種不同的研究進路進行了人文思辨與科學研究。第二日的開題發表會在熱烈的學術討論和教學相長中圓滿結束。
最新消息
在書展遇見孩子與書本有約 還有大朋友的暖心咖啡
2025-11-14渥太華佛光山授童軍領巾 佛光童軍團送蘋果表感恩
2025-11-14均頭遊書蔬展 閱讀美食環保綠生活
2025-11-14心保和尚關懷光明大學 勉勵學子珍惜學習
2025-11-14紐西蘭北島協會佛學會考 實踐人間生活佛教
2025-11-14菲律賓光明禪院 心保和尚關懷訪問
2025-11-14人間佛教讀書會印度朝聖 信仰路上與佛同行
2025-11-14雲水書車到訪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2025-11-14校長群演情緒大飯店 大樹下說故事傳遞三好
2025-11-14宜蘭地區強降雨致災 蘭陽別院馳援送暖
2025-11-14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