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3月27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新聞專題

2015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

星空對談印心 星雲大師解青年迷濛

【人間社記者 連憶蘭 大樹報導】2015-07-30

「星雲大師對不認識的孩子,為什麼願意照顧他們?」7月26日晚上,星雲大師於佛陀紀念館萬人照相台再次與國際禪學營青年印心座談,有德國、巴西、菲律賓、大陸、澳門等青年發問踴躍,在徐風吹拂、隨興自在的仲夏夜晚,藉「惜別歌」拉開序幕。 大師表示,「惜別歌」帶給他許多回憶,50年前在高雄辦佛教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依世界名曲填詞,只有唱過一次,就沒有人再唱過,今晚聽大家唱這首歌感到因緣殊勝。提出,佛教有3件不畏懼、不害怕的事。第一、不怕懷疑與問題、不怕從信仰肯定自己,要從懷疑找到自己。第二、不怕批評、毀謗、磨難,引述佛典記載「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告訴大家可從無知、批評、毀謗獲得進步。第三、不怕壓抑、毀滅、破壞,雖曾遭「三武一宗」滅佛,因佛教有信仰,佛光普照,自己的心光照耀,仍然流行於全球。 禪宗鼓勵人懷疑、提問,星雲大師提醒青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菲律賓光明大學學生感謝大師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與付出,並提問「大師不認識菲國的小孩,之前也沒有任何關係,為什麼願意關照愛護他們?」星雲大師表示,世間的人、事無論有多遠都是一體。例如,遠在美國白宮總統發表一句,大家也會有感受;大陸總書記習近平講一句話對13億人口也會有影響。雖然彼此不認識,但有緣份的關係,同學會把緣份再傳給別人是好因好緣,世界是很美麗。 「大師我愛您!」現場響起光明大學學生的熱情話語,大師開心回應「我們也愛你們」後表示,菲國大部分信仰天主教,他們愛一個出家人,當然大師及佛光山也愛他們。會場呈現溫馨、祥和氣氛,掌聲、笑聲不斷響起。 大師強調,世間有爸爸媽媽,宗教信仰也可以有2個。大師分享,青少年讀孔子的《論語》,所以相信孔子;現在相信佛祖,但沒有不一樣,爸媽都是很偉大,這是佛教的平等觀,也是修行,是世間真實的認識。 「星雲大師有迷茫過嗎?」對人生感到迷茫的北京青年提問,大師說,佛教最重要的是對於自己的信仰,發揮自我的能源不斷向上、擴展。大師手拿著念珠說:「你念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你要念自己,就成為自己,求人不如求己,要做自己的貴人」。 「歐洲的長者恐懼死亡,如何協助他們遠離害怕?」德國青年國語發問,吸引全場目光, 大師表示,死亡像移民一樣,可到更好的地方、得到更健康的身體。死亡也像薪盡火傳,生命的火一直燃燒;像汽車老舊換了引擎、身體新陳代謝,生死輪迴是個圓圈,如時鐘走不完。大師以「死老病生」告訴在座者,死了再生,生命就有希望,他發願來生再做和尚,建築修繕做得更美好。 「證悟不可求,那要求什麼?」巴西青年提問,大師以黃檗禪師故事說明,有一天禪師禮佛,信徒問他:「禪師,您常說「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你現在拜佛求什麼?禪師給他一耳光說,「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當作如是求。」大師則說,信佛、學佛、拜佛、求佛。 「面對災難時,佛教與非佛教如何面對?」星雲大師說,世界好的一半壞的一半,平安一半災難一半,世間人殺業很重,無論戰爭、噉食魚肉。佛教不強迫一定要吃素食,但可以吃「三淨肉」,減少殺業,災難也會減少,世界會因大家善美的心而變得美好。 甘肅蘭州青年問及「人是什麼?人性是什麼?人的根本動機是什麼?」大師指出,人性即是佛性,每個人的性能不同,例如黃金與白玉,「黃金還要紅爐煉,白玉還須妙手磨」,黃金可練成戒子、項鍊;白玉磨成光滑的手環、玉飾,大師勉勵青年無論是黃金或白玉,都須經磨練才能成有用之才。 此外,還有「大師年輕時如何面對苦難」、「未來兩岸關係」、「佛陀悟道是創造真理或發現真理」、「怎麼面對不真誠的人與事」等提問,星雲大師一一解開青年的疑惑,所有人專心聆聽,滿心歡喜地接受。最後在「惜別歌」聲中,離別依依,期待再與大師接心、印心。

相關新聞

12345第1 / 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