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聖瑪麗山祈禱之家Mount Saint Mary House of Prayer 11月10日晚間舉辦第五屆跨宗教論壇,以「在疫情過後的世界創建團結與和平」為主題,邀請各宗教代表及信徒,從網路及現場同步參與,論壇由蘭達佐神父Rev. Anthony Randazzo(站立者)主持。 人間社記者寂觀攝
圖說:國際佛光會紐澤西協會前理事余馥吉表示,他在疫情中深深體認,這個世界上大家都是「同體共生」,無人能置身事外,也更加感受到修慈悲心的重要性。 人間社記者寂觀攝
圖說:國際佛光會紐澤西協會會長童振邦提出,在生活中實踐人間佛教的三好、四給,就能達到五和,即是創建團結與和平世界的良方。 人間社記者寂觀攝
圖說:國際佛光會紐澤西協會連續三年應邀參與Mount Saint Mary House of Prayer舉辦的跨宗教會談,2021年由協會前理事余馥吉代表佛教與談,和基督教、猶太教、回教,以及印度教代表交流。 人間社記者林秀嫺攝跨宗教論壇 創建後疫情的世界團結與和平之道
2021-11-14
聖瑪麗山祈禱之家Mount Saint Mary House of Prayer舉辦的第五屆跨宗教論壇,11月10日晚間,以「在疫情過後的世界創建團結與和平」為主題,邀請佛教、基督教、猶太教、回教、印度教代表及信徒,於網路及現場同步參與。
國際佛光會紐澤西協會前理事余馥吉Ellen Yu Longo代表佛教發言,並與協會會長童振邦及督導陳宜文,透過網路出席論壇。主持人蘭達佐神父Rev. Anthony Randazzo,請各宗教代表就「作為一個有信仰的人,疫情對你有何影響?」、「您的信仰如何紓解人們面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痛苦,如何回應他們身心的需求?」,及「您的宗教信仰如何幫助創建團結與和平的後疫情世界?」等提問進行交流。
印度教代表瑪侃醫生 Dr. Neena Makam認為,疫情嚴重影響生理、心理情緒,她在印度的家人就備感無助。回教代表達荷德博士 Dr. Nabeel Dahod說,有家人在巴基斯坦,當地口罩和疫苗分配極不公平,平等觀與道德責任更顯重要,他們以心存感恩,願意分享來純化心靈、穩固信仰。
余馥吉表示,疫情初期情況嚴峻,她内心十分恐懼,佛教的「無常」、「慈悲」、「平等」觀念,讓他深深體認這個世界上大家都是「同體共生」,無人能置身事外,也更加感受到修慈悲心的重要性。
猶太教教士阿佩爾 Robbi Victor Appell 分享他們與西原區各社團組織合作,安置遊民、供應食物,以及守望社區的經驗。余馥吉則列舉佛光山總本山與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動員全球信徒和會員的力量,募集大批口罩及醫護用品,照顧信徒之外,並捐贈給醫院、養老院、警消等單位,在紐澤西還分送到鄰近郵局,以及道場周邊的社區民衆,獲得與會人士高度讚揚。
此外,佛光山和佛光會在居家隔離之始,便將法會祈福、各類講座、課程等,透過密集的網路活動集結信徒,藉信仰的力量讓大家保持平靜,共度難關。基督教和印度教代表一致表示,人與人之間愛的互動是很美好的,網路活動讓大家保持連繫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以自己的信仰來創造團結和平的後疫情世界?基督教肯定共同祈禱的力量,包容尊重所有人;印度教代表說愛心和互助能提升整個社會;回教代表認為不以自我觀點批判他人,用同理心和學習的態度來療癒。童振邦提出,身為佛教徒,疫情讓人深刻體認同體共生、人我一如,在生活中去實踐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歡喜、信心、希望、方便,就能達到「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即是創建團結與和平世界的良方。
國際佛光會紐澤西協會前理事余馥吉Ellen Yu Longo代表佛教發言,並與協會會長童振邦及督導陳宜文,透過網路出席論壇。主持人蘭達佐神父Rev. Anthony Randazzo,請各宗教代表就「作為一個有信仰的人,疫情對你有何影響?」、「您的信仰如何紓解人們面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痛苦,如何回應他們身心的需求?」,及「您的宗教信仰如何幫助創建團結與和平的後疫情世界?」等提問進行交流。
印度教代表瑪侃醫生 Dr. Neena Makam認為,疫情嚴重影響生理、心理情緒,她在印度的家人就備感無助。回教代表達荷德博士 Dr. Nabeel Dahod說,有家人在巴基斯坦,當地口罩和疫苗分配極不公平,平等觀與道德責任更顯重要,他們以心存感恩,願意分享來純化心靈、穩固信仰。
余馥吉表示,疫情初期情況嚴峻,她内心十分恐懼,佛教的「無常」、「慈悲」、「平等」觀念,讓他深深體認這個世界上大家都是「同體共生」,無人能置身事外,也更加感受到修慈悲心的重要性。
猶太教教士阿佩爾 Robbi Victor Appell 分享他們與西原區各社團組織合作,安置遊民、供應食物,以及守望社區的經驗。余馥吉則列舉佛光山總本山與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動員全球信徒和會員的力量,募集大批口罩及醫護用品,照顧信徒之外,並捐贈給醫院、養老院、警消等單位,在紐澤西還分送到鄰近郵局,以及道場周邊的社區民衆,獲得與會人士高度讚揚。
此外,佛光山和佛光會在居家隔離之始,便將法會祈福、各類講座、課程等,透過密集的網路活動集結信徒,藉信仰的力量讓大家保持平靜,共度難關。基督教和印度教代表一致表示,人與人之間愛的互動是很美好的,網路活動讓大家保持連繫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以自己的信仰來創造團結和平的後疫情世界?基督教肯定共同祈禱的力量,包容尊重所有人;印度教代表說愛心和互助能提升整個社會;回教代表認為不以自我觀點批判他人,用同理心和學習的態度來療癒。童振邦提出,身為佛教徒,疫情讓人深刻體認同體共生、人我一如,在生活中去實踐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歡喜、信心、希望、方便,就能達到「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即是創建團結與和平世界的良方。
最新消息
佛光會北區年會 歡喜齊心向前行
2025-11-02佛光西來學童遊戲體驗 行三好收穫心甜
2025-11-02月光寺多元族群料理 北區佛光人享蔬食
2025-11-02大崗山淨山健走 環保心保傳遞善與健康力
2025-11-02法水寺送給天國的信 700天燈傳達想念祝福
2025-11-02「華彩萬象」石窟藝術佛館開幕 沉浸體驗千年文化
2025-11-02南天大學社區藝術展開幕 一筆字映照藝術之光
2025-11-02沙巴SPM考生祈福 祈願考生自信展現實力
2025-11-02紐約中文學校家長會 凝聚教育共識
2025-11-02獅王文化節大顯獅威 泰山佛光蔬食禪味廣結緣
2025-11-0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