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普門寺甘露灌頂皈依三寶 有信仰就有目標
2018-07-01
「學佛不分年齡,有信仰就有目標。」佛光山普門寺6月30日舉辦「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典禮」,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來自北、中、南、金門與馬祖等地550多位皈依者中,從初生兒到103歲,有工程師、設計師、會計師、建築師、老師、醫護人員、3位博士、21位碩士、與80位大學生等,其中不乏佛光第二代、三代,與預產期在9月份的母親,成為正信佛弟子,祈請諸佛加被,讓家庭更加美滿幸福。
「佛如醫王,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講解程序時提到,學佛的目的是要離苦得樂,皈依三寶可讓自己在生活上與信仰上有所寄託,並勉勵大家要發露懺悔、去除三毒、力行三好,讓身口意三業清淨,勤修各種法門、廣度眾生。
心保和尚恭喜大家皈依三寶,找到人生的方向、目標與依靠,也讓自己法身慧命得以開啟與延續,並說明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佛陀瞭解緣起性空,教導「十二因緣」中,第一個便是無明,當六根接觸到六塵,要能不執取,才不會造輪迴因,佛是世間的覺悟者、圓滿者與大智慧者,學佛過程中要發菩提心,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饒益有情,方能解脫自在、利益眾生。
「皈依是一時的,學佛與行佛是生生世世的。」心保和尚也教導大家,皈依法,是通往解脫的大道,要常聽經聞法、閱讀經典,才能開啟智慧;皈依僧,要多親近正信道場、長養善根。並引用星雲大師教導「我是佛」來勉勵大眾,要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心,行菩薩道第一個方法是布施、即是「給」,「八正道」具有正能量,將佛法落實於生活,時時往好處想,世界會更美好。
遠從嘉義來的許舒婷,帶著85歲的母親與2個兒子來皈依;每年回山參加春節平安燈的緬甸華僑王玉萍,帶著5位親戚前來;佛光山榮譽功德主吳桃帶兒子媳婦與孫子、汪心慈帶兩個孫子、國際佛光會北區協會區副會長周聰發與擔任會長的車金枝都帶著兒女前來、胡淑卿帶曾是佛光寶寶的姪子、李昊沅與太太帶三個小孩、劉美英帶女兒與9歲的雙胞胎孫子、王紹衡帶媳婦與1歲多的孫子,及莊金梅帶94歲的先生等前來皈依時紛紛表示,希望能把握因緣,接引家人親近善法、讓信仰傳承、在佛祖加被下平安健康。
甘露灌頂後,滿方法師為大家頒發皈依證書、發放結緣品與甘露水,金剛第一分會督導雷彬出生10多天的孫子雷家熏結緣蛋糕,讓莊嚴的盛會在溫馨與感動中更加圓滿。
「佛如醫王,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講解程序時提到,學佛的目的是要離苦得樂,皈依三寶可讓自己在生活上與信仰上有所寄託,並勉勵大家要發露懺悔、去除三毒、力行三好,讓身口意三業清淨,勤修各種法門、廣度眾生。
心保和尚恭喜大家皈依三寶,找到人生的方向、目標與依靠,也讓自己法身慧命得以開啟與延續,並說明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佛陀瞭解緣起性空,教導「十二因緣」中,第一個便是無明,當六根接觸到六塵,要能不執取,才不會造輪迴因,佛是世間的覺悟者、圓滿者與大智慧者,學佛過程中要發菩提心,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饒益有情,方能解脫自在、利益眾生。
「皈依是一時的,學佛與行佛是生生世世的。」心保和尚也教導大家,皈依法,是通往解脫的大道,要常聽經聞法、閱讀經典,才能開啟智慧;皈依僧,要多親近正信道場、長養善根。並引用星雲大師教導「我是佛」來勉勵大眾,要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心,行菩薩道第一個方法是布施、即是「給」,「八正道」具有正能量,將佛法落實於生活,時時往好處想,世界會更美好。
遠從嘉義來的許舒婷,帶著85歲的母親與2個兒子來皈依;每年回山參加春節平安燈的緬甸華僑王玉萍,帶著5位親戚前來;佛光山榮譽功德主吳桃帶兒子媳婦與孫子、汪心慈帶兩個孫子、國際佛光會北區協會區副會長周聰發與擔任會長的車金枝都帶著兒女前來、胡淑卿帶曾是佛光寶寶的姪子、李昊沅與太太帶三個小孩、劉美英帶女兒與9歲的雙胞胎孫子、王紹衡帶媳婦與1歲多的孫子,及莊金梅帶94歲的先生等前來皈依時紛紛表示,希望能把握因緣,接引家人親近善法、讓信仰傳承、在佛祖加被下平安健康。
甘露灌頂後,滿方法師為大家頒發皈依證書、發放結緣品與甘露水,金剛第一分會督導雷彬出生10多天的孫子雷家熏結緣蛋糕,讓莊嚴的盛會在溫馨與感動中更加圓滿。
最新消息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