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修持靜心> 心保和尚法駕普門寺 開示學佛法要

修持靜心

字級

心保和尚法駕普門寺 開示學佛法要

【人間社記者 覺瀚 台北報導】 2017-10-04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10月1日法駕普門寺,為假日佛學院同學開示學佛法要,勉勵同學多研習佛法,發菩提心,勤行精進,修六度波羅蜜,自然能成就佛道。

心保和尚表示,人間是一半一半的世界,苦樂參半,是最適合修行的地方。世間的苦,是學佛人的逆增上緣,遇到逆境,才會想修行,尋求自在解脫方式。

心保和尚說明,學佛有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等三大類,統攝一切佛法,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修五乘共法的人,發增上生心,希望福報更大。然而如果沒有德行,福報越大則越容易造惡業,不可不慎。

心保和尚勉勵同學,在學佛的過程中,需修學六度波羅蜜,尤其「忍辱」特別重要,在《佛遺教經》裡提到,忍辱勝過持戒、苦行,有忍辱習慣的人,在佛法中身心得到安住。一般人天天吃喝玩樂,但學佛後,每天修六度波羅蜜,研習佛法,經過三至五年,人生就會不一樣。

同學們如能發大菩提心,以利益眾生為優先,廣行菩薩道,自然能成就佛道。很多經典提到佛陀在過去世,曾做過轉輪聖王,統領四大部洲,福報很大,用五戒十善管理世間,雖然福報很大,但到最後,還是要在世間輪迴,真正要出離世間,還是要靠佛法。轉輪聖王雖擁有一切,但到了最後,把所擁有的一切放下,去成就空的境界,出家修道,精勤修戒定慧,終於成就佛道。

心保和尚以《大智度論》「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勉勵同學,學佛要有恆常精進心,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六度萬行,方堪成為佛門龍象。
12345678910第7 / 32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