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花瓶製袈裟~火獅有創意
2020-10-17
自稱「火獅」的剪黏大師陳三火,有一次隨手用破碎的花瓶創作,卻無意間為傳統剪黏藝術開創了「以摃代剪」的新技法,獨創的「自然摔碎找尋元件」技法,以回收破花瓶、碎陶碗等「廢物再生」而成,讓流傳四百多年的剪黏技藝走出新格局,陳三火老師因此於2015年榮獲藝術民俗工藝類最高榮譽「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
因為「以摃代剪」,所以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依花瓶被敲破的自然形狀,來找尋適合的剪黏位置,使人物的姿態更為活靈活現、別具神韻,就如圖片中達摩祖師的袈裟,碎片層層疊疊,交錯貼出生動造型,完美呈現了袈裟的飄逸及層次感。
另一件作品「灌籃」,選手身上的運動服,額頭、手腕綁的毛巾,因灌籃動作產生的人體線條與律動感,若不近看,實難想像是由堅硬、隨機碎裂的陶瓷片黏製而成。
想欣賞令人耳目一新的當代剪黏工藝之美、之巧,走一趟佛陀紀念館本館的二樓展廳,逸品盡收眼底。
定點導覽14:00歡迎大家前往聆聽
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
展演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一、二展廳
展演時間:2020-07-22 至 2021-04-18
展覽專網:http://lnago.com/ADO6I
因為「以摃代剪」,所以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依花瓶被敲破的自然形狀,來找尋適合的剪黏位置,使人物的姿態更為活靈活現、別具神韻,就如圖片中達摩祖師的袈裟,碎片層層疊疊,交錯貼出生動造型,完美呈現了袈裟的飄逸及層次感。
另一件作品「灌籃」,選手身上的運動服,額頭、手腕綁的毛巾,因灌籃動作產生的人體線條與律動感,若不近看,實難想像是由堅硬、隨機碎裂的陶瓷片黏製而成。
想欣賞令人耳目一新的當代剪黏工藝之美、之巧,走一趟佛陀紀念館本館的二樓展廳,逸品盡收眼底。
定點導覽14:00歡迎大家前往聆聽
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
展演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一、二展廳
展演時間:2020-07-22 至 2021-04-18
展覽專網:http://lnago.com/ADO6I
最新消息
「萬年講堂」系列講座第五場 覺培法師主講「信仰與傳承」
2021-04-15新馬寺法華之旅 成就學員弘傳法華
2021-04-15極樂寺生命教育講座 從國際觀看生涯規劃
2021-04-15圓福寺金剛經接龍抄經 佛光人祝福台鐵事故受難者
2021-04-15探索體驗教育 玩出好聰明遊出好人緣戲出好品格
2021-04-15健走種植烹飪 金光明童軍團春日親子遊
2021-04-15邀請藝術大師許文融為新惠中寺創作人間佛教行化圖
2021-04-15地藏功德大福報
2021-04-15梁皇寶懺知多少? 永餘法師雲端談懺悔法門
2021-04-15南天中華學校踴躍參加SDG2「零飢餓」徵畫比賽
2021-04-15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