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妙法寺智慧與創新講座 妙凡法師談人間佛教修行觀
2022-09-19
佛光山妙法寺於9月17日邀請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開講,從星雲大師「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談人間佛教的修行觀,與會信眾來自台中市大甲、清水、沙鹿、梧棲、龍井各區,逾300人參加。
妙法寺智慧與創新系列講座,由國際佛光會妙法分會和梧棲第二分會承辦,國際佛光會海線區督導委員會及各分會協辦。於Google表單回饋調查表中顯示,聽眾感到非常滿意者占百分之94、滿意者占百分之6,妙法寺住持覺華法師表示,繼3月份舉辦後,經過疫情高峰期停辦,今天再次舉辦講座,其實內心不斷掙扎考量,但是看到會場時而笑聲、時而掌聲、歡喜滿滿,覺得開放實體讓大家回到寺院聞法,是正確的決定。
講演中妙凡法師以自身出家之路及進入佛學院,歷經寺院弘法、佛光會、青年團等修行的生活體驗來闡釋,什麼是人間佛教、要怎麼修行,以及生命到了覺悟了以後,自有般若智慧會處理,對於自己如同旅行在這個世間,他的能量是廣大無邊,能明白好壞、是非、善惡、對待,知道這些都沒有什麼了不起,五欲六塵都不放在心上,這就是人間佛教解脫修行的境界。
首先法師就一般人對佛教的錯誤印象及過去佛教的消極現象切入,直指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所謂人間佛教就是「佛教在人間、人間有佛教」,以人為本,《阿含經》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自己所有一切由自己來承擔,不是把自己付予神權來控制,佛陀能自我解脫、教導你解脫的方法,但他不能幫你解脫。
法師以自己曾被人批評,分享如何隨缘、如何放下,因為看到起煩惱和放下煩惱的都是自己;又以學習微笑打招呼的例子,「世間因緣果報都是自性的流露,心可以創造世界的一切,所以心要創造好的。從生活中做起,對人好但不是討好人,讚嘆人而不是諂媚人,不一樣的地方是起心動念的不同」。
法師又以他自行去地藏殿拜佛為例,說明法依止的重要,事件的發生是自己心創造出來的。「心念,會帶你去想要去的地方,就像我們居住的地方,都是因為我們的選擇」;佛教的三世因果強調的也是自作自受,而且現在看到的好壞,都不是最後的結果,一切都在流動、變動中,只要我們把握今世當下去做,一定會越變越好,而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相互依存的共生網,如烏俄戰爭、新冠疫情,這世界一切都與我有關,生命影響生命,別人好,我們就好,「自燈明法燈明」,一起共好。
而莫異依止就是清楚分辨求神和相信自己的結果不同。求神是仰仗他力,只會讓人為貪得錢財、福報、升官,健康等,卻從此煩惱不断、生死輪迴;反之,自依止,法依止,學習星雲大師不斷的給,做善事、行善法,提升自己的道德,保持自己的慈悲,則能獲得自在解脱,進入心無罣礙的境界。
其次,法師談及如何修行,以信仰為本。人間佛教的修行需要的是「覺悟」二字,也就是自覺,承認我是佛,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擴大,成為自己的貴人。最實際的做法就是先自問:我對食衣住行貪著嗎?人我是非計較嗎?在事相上,我常患得患失嗎?在大眾之中行「六和敬」,「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幼稚園老師林佩君說,他是第一次到妙法寺,今天聽完演講,對於人間佛教有了更多的了解,自己回到工作崗位,一定要把人間佛教以人為本、大師「給」的精神,運用在教育小朋友上。
妙法寺智慧與創新系列講座,由國際佛光會妙法分會和梧棲第二分會承辦,國際佛光會海線區督導委員會及各分會協辦。於Google表單回饋調查表中顯示,聽眾感到非常滿意者占百分之94、滿意者占百分之6,妙法寺住持覺華法師表示,繼3月份舉辦後,經過疫情高峰期停辦,今天再次舉辦講座,其實內心不斷掙扎考量,但是看到會場時而笑聲、時而掌聲、歡喜滿滿,覺得開放實體讓大家回到寺院聞法,是正確的決定。
講演中妙凡法師以自身出家之路及進入佛學院,歷經寺院弘法、佛光會、青年團等修行的生活體驗來闡釋,什麼是人間佛教、要怎麼修行,以及生命到了覺悟了以後,自有般若智慧會處理,對於自己如同旅行在這個世間,他的能量是廣大無邊,能明白好壞、是非、善惡、對待,知道這些都沒有什麼了不起,五欲六塵都不放在心上,這就是人間佛教解脫修行的境界。
首先法師就一般人對佛教的錯誤印象及過去佛教的消極現象切入,直指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所謂人間佛教就是「佛教在人間、人間有佛教」,以人為本,《阿含經》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自己所有一切由自己來承擔,不是把自己付予神權來控制,佛陀能自我解脫、教導你解脫的方法,但他不能幫你解脫。
法師以自己曾被人批評,分享如何隨缘、如何放下,因為看到起煩惱和放下煩惱的都是自己;又以學習微笑打招呼的例子,「世間因緣果報都是自性的流露,心可以創造世界的一切,所以心要創造好的。從生活中做起,對人好但不是討好人,讚嘆人而不是諂媚人,不一樣的地方是起心動念的不同」。
法師又以他自行去地藏殿拜佛為例,說明法依止的重要,事件的發生是自己心創造出來的。「心念,會帶你去想要去的地方,就像我們居住的地方,都是因為我們的選擇」;佛教的三世因果強調的也是自作自受,而且現在看到的好壞,都不是最後的結果,一切都在流動、變動中,只要我們把握今世當下去做,一定會越變越好,而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相互依存的共生網,如烏俄戰爭、新冠疫情,這世界一切都與我有關,生命影響生命,別人好,我們就好,「自燈明法燈明」,一起共好。
而莫異依止就是清楚分辨求神和相信自己的結果不同。求神是仰仗他力,只會讓人為貪得錢財、福報、升官,健康等,卻從此煩惱不断、生死輪迴;反之,自依止,法依止,學習星雲大師不斷的給,做善事、行善法,提升自己的道德,保持自己的慈悲,則能獲得自在解脱,進入心無罣礙的境界。
其次,法師談及如何修行,以信仰為本。人間佛教的修行需要的是「覺悟」二字,也就是自覺,承認我是佛,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擴大,成為自己的貴人。最實際的做法就是先自問:我對食衣住行貪著嗎?人我是非計較嗎?在事相上,我常患得患失嗎?在大眾之中行「六和敬」,「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幼稚園老師林佩君說,他是第一次到妙法寺,今天聽完演講,對於人間佛教有了更多的了解,自己回到工作崗位,一定要把人間佛教以人為本、大師「給」的精神,運用在教育小朋友上。
最新消息
紐約州府成立跨宗教委員會 佛光山代表佛教出席
2023-11-30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 共研增加信仰人口
2023-11-30壽山寺60周年 人大鳳山師生與星雲大師接心
2023-11-30雪梨協會出席新州政府「團結更強」論壇 促進家庭共享和諧
2023-11-30隨侍翻譯眼中的星雲大師 妙光法師新加坡開講
2023-11-30仁德醫護專科學校 生命教育講座嘉惠新生學子
2023-11-30寺院、師生、家長同心協力 營造學生成長茁壯平台
2023-11-30閱讀起步走 佛光人贈書偏鄉學童受惠
2023-11-30西南邊陲明代古廟 雲南雙江傣族風情
2023-11-29訪談節目團隊參訪萬年寺 讚歎人間佛教殊勝
2023-11-29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