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第21期短期研究班 慈惠法師接心座談

佛光新聞

字級

第21期短期研究班 慈惠法師接心座談

【人間社 李慧琳 高雄報導】 2023-09-19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第21期徒眾短期研究班」,9月18日於藏經樓展開,禮請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為大眾開示「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海內外徒眾均踴躍參學,包括歐洲、美洲、加拿大、日本等地學員,實體及線上逾百人出席與會。

慈惠法師表示,大家在此以法相聚、交流,非常難得殊勝,同時說明「短期研究班」之所以稱為「研究」而非「進修」,期望大眾能在弘法之餘,利用短期的研究時間,對經典更深入,並透過老師給予的啟發,對佛法的思考將更寬大,對法的理解也會更增益,這種收穫與一般進修是不一樣的,這也是課程開辦的宗旨。

「課後思惟很重要」,慈惠法師叮嚀大眾,在研究院這段期間,要好好地深度理解、廣泛接觸各式經典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書籍,若能養成在短時間內靜下來思考,對於工作上將有很大的助益。

慈惠法師表示,一生跟隨大師學習,從大師的身教與言教,體悟到學習師父不應只學習表象,更重要的是學習大師的思想理念,「如何將師父微妙智慧的法傳達給別人,讓別人聽了也受用,這才是最重要的。」並強調,唯有自己的思想內容有深度,講出去的法才能感動人。

「所謂身教,除了效仿師父的舉止,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的教育。」慈惠法師指出,令人折服的口才並不是滔滔不絕,而是有深厚的佛法思想,講出來的話才會讓人佩服。法師在課堂中提出三點問題請大眾思考並回答:一、從大師的身教及言教中學到哪一個?二、從大師的教誨中帶來什麼意義?三、當自己依法奉行時,得到什麼受用?

美國夏威夷佛光山住持依宏法師表示,大師在《往事百語》中說過,「在面臨這麼多橫逆阻難下,還能屢仆屢起,永不灰心,這與我生來容易感動的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依宏法師認為,感動就是佛心,感動是不可少的修行,大師看弟子都是看好的一面,不斷給予肯定,從大師身上看到充滿光明美善,也以此自我勉勵。

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分享,曾在雲居樓二樓舉辦人間佛教座談會,共有學者及佛光人千餘名參與,大師勘查會場後,發現只有排椅子,沒有放置桌子,便說:「以前開山困難,還是想方設法給人用;現在物資有了,為何不給人家用?」妙凡法師表示,感受到大師對待每個人的細心,大師用身心奉獻給大眾,一生只想到別人,從沒想到自己。

惠中寺住持覺居法師則提及曾遇到人事不和的狀況,大師教導他「以忍為力」、「以智慧處理事情」,大師的法語改變了自己,在學習接受他人的同時,別人也改變態度接受自己。

「師父的一生都在給,而且不是有才給,沒有時也給,佛光山就是給出來的。」慈惠法師以佛館不收費卻經營良好為例,說明大師的「給」不是世間法,而是佛法,因此自有不可思議之處;同時也述及許多外國遊客在山上遇見大師時,都會不由自主地落淚並跪著禮敬,「因為從師父的身相,讓人自然感受到真正的慈悲。」

最後慈惠法師期勉大眾,慈悲不是語言、不是文章,而是身口意的自性流露,學佛就要學心地的功夫,希望徒眾秉持大師的教育,身相莊嚴,心懷慈悲,讓大家看到「星雲大師的弟子,就是不一樣。」
12345678910第4 / 408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