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世界神明聯誼會 百人陣頭 湊陣來祝福
2019-12-25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敲鑼打鼓為啥事?只因各路神明與諸佛菩薩齊聚,祈願信仰傳承,世界和平,社會和諧,人心安定,五穀豐收。12月25日「2019世界神明聯誼會」,以「百人陣頭,湊陣來祝福」,從108家參與陣頭中,精選18家特色傳統文化知名陣頭,在萬人照相台、菩提廣場表演,文武陣頭於佛教聖地演出,展現國家社會多元文化、宗教融和的寶貴資產。
震耳欲聾的鑼鼓管蕭樂聲助威下,花鼓、哨角、舞龍、舞獅、神轎、神將等陣頭齊集,隨著神明出巡護駕的就是民間傳統陣頭,陣頭文化就是由宮廟衍生出來,也是民間信仰及傳承文化的內涵之一。在國寶級娘傘武術宗師呂柏達,所率領的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娘傘團,為眾神明開路展開序幕;娘傘是玉皇大帝欽賜在人間唯一的禮器,娘傘可以驅邪避兇,在廟會、進香、迎神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苗栗縣地方文化傳承協會祕書長吳冠均表示,輦轎聯誼會第一次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活動,看到如此的盛況空前,宗教間不分彼此,呈現歡樂祥和的氣氛,非常感動。該協會宗旨以推廣傳承地方特有小轎文化資產為主,竹南五十三庄的小轎,和其他地區呈現方式不同,特色是鏗鏘有力的鐵器撞擊聲響,和整齊一致的步伐。
「輦」在古代是代表皇帝出巡所乘坐的轎子,到嘉慶年間演變成神明坐轎出巡,讓百姓禮拜得到平安。台灣的輦轎文化,從一百多年前,苗栗竹南的宮廟有媽祖村莊繞境活動開始,輦轎的功用是掃除妖魅,幫神明開路,亦稱開路先鋒;過程中抬轎的竹棍折斷,代表神威顯赫,轎夫是勇士的代表,能為神明服務,就算再辛苦也挺得住。輦轎抬法為4人一組,以精力旺盛的青年為主,本回共有15頂輦轎,代表15間宮廟一同出席表演,是非常盛況空前。
文化部民俗審議委員黃文博提到,新化鎮狩宮什家將不同於八家將,差別在以黑白無常、牛頭、馬面,代替春、夏、秋、冬的四季神;表演方式以傳統文化藝術為主,慢條斯理呈現姿態優美,有別廟會的氣勢磅礡。家將團是一種協助主神緝拿妖魔、捕捉鬼怪的宗教性陣頭,通常被認定為五福大帝的部將,清領時期由臺南府城白龍庵發展開來,廣為王爺、地藏王、刑府千歲等神廟宇所仿傚,通常以11人組陣,故有「什家將」之稱。
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MH帶領百餘人共襄盛舉,首次跨境台灣呈獻「禮十方科儀」,禮敬神明,誠懇叩謝,祈求諸神扶持。「禮十方」是道教重要齋醮科儀之一,由高功於儀式中施行「步罡踏斗」禮拜十方諸神,以表祈願、懺謝及悔愆之心意。此行特別安排36位經師,同時行禮演法、28位道長手持廿八星宿旗,以示對各方神明的尊崇,並向寳島諸神明禮拜行禮,祈福迎祥。這場儀式的陣容鼎盛,難得一見。
文資局科長廖健雄分享,過去民俗陣頭,都以宮廟活動現場為主,今日觀察以這樣的宗教融和,在不同場地呈現文化傳承,產生不同的思惟,發現民間陣頭非常有活力,能就時間、空間的條件限制,立刻呈現完美演出,讓他非常出乎意料之外,原來傳統陣頭在不同場合,也能發揮成功的演出,讓更多人藉由這個國際化的宗教聯誼,認識台灣獨有的傳統陣頭表演,利用這樣的傳播方式,讓更多人走進民俗現場,深入了解彼此,認同星雲大師推動宗教融和的「世界神明聯誼會」,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美好,也為傳承文化努力。
震耳欲聾的鑼鼓管蕭樂聲助威下,花鼓、哨角、舞龍、舞獅、神轎、神將等陣頭齊集,隨著神明出巡護駕的就是民間傳統陣頭,陣頭文化就是由宮廟衍生出來,也是民間信仰及傳承文化的內涵之一。在國寶級娘傘武術宗師呂柏達,所率領的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娘傘團,為眾神明開路展開序幕;娘傘是玉皇大帝欽賜在人間唯一的禮器,娘傘可以驅邪避兇,在廟會、進香、迎神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苗栗縣地方文化傳承協會祕書長吳冠均表示,輦轎聯誼會第一次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活動,看到如此的盛況空前,宗教間不分彼此,呈現歡樂祥和的氣氛,非常感動。該協會宗旨以推廣傳承地方特有小轎文化資產為主,竹南五十三庄的小轎,和其他地區呈現方式不同,特色是鏗鏘有力的鐵器撞擊聲響,和整齊一致的步伐。
「輦」在古代是代表皇帝出巡所乘坐的轎子,到嘉慶年間演變成神明坐轎出巡,讓百姓禮拜得到平安。台灣的輦轎文化,從一百多年前,苗栗竹南的宮廟有媽祖村莊繞境活動開始,輦轎的功用是掃除妖魅,幫神明開路,亦稱開路先鋒;過程中抬轎的竹棍折斷,代表神威顯赫,轎夫是勇士的代表,能為神明服務,就算再辛苦也挺得住。輦轎抬法為4人一組,以精力旺盛的青年為主,本回共有15頂輦轎,代表15間宮廟一同出席表演,是非常盛況空前。
文化部民俗審議委員黃文博提到,新化鎮狩宮什家將不同於八家將,差別在以黑白無常、牛頭、馬面,代替春、夏、秋、冬的四季神;表演方式以傳統文化藝術為主,慢條斯理呈現姿態優美,有別廟會的氣勢磅礡。家將團是一種協助主神緝拿妖魔、捕捉鬼怪的宗教性陣頭,通常被認定為五福大帝的部將,清領時期由臺南府城白龍庵發展開來,廣為王爺、地藏王、刑府千歲等神廟宇所仿傚,通常以11人組陣,故有「什家將」之稱。
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MH帶領百餘人共襄盛舉,首次跨境台灣呈獻「禮十方科儀」,禮敬神明,誠懇叩謝,祈求諸神扶持。「禮十方」是道教重要齋醮科儀之一,由高功於儀式中施行「步罡踏斗」禮拜十方諸神,以表祈願、懺謝及悔愆之心意。此行特別安排36位經師,同時行禮演法、28位道長手持廿八星宿旗,以示對各方神明的尊崇,並向寳島諸神明禮拜行禮,祈福迎祥。這場儀式的陣容鼎盛,難得一見。
文資局科長廖健雄分享,過去民俗陣頭,都以宮廟活動現場為主,今日觀察以這樣的宗教融和,在不同場地呈現文化傳承,產生不同的思惟,發現民間陣頭非常有活力,能就時間、空間的條件限制,立刻呈現完美演出,讓他非常出乎意料之外,原來傳統陣頭在不同場合,也能發揮成功的演出,讓更多人藉由這個國際化的宗教聯誼,認識台灣獨有的傳統陣頭表演,利用這樣的傳播方式,讓更多人走進民俗現場,深入了解彼此,認同星雲大師推動宗教融和的「世界神明聯誼會」,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美好,也為傳承文化努力。
最新消息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歲末檢討 互相了解與學習
2021-01-17傳播人間真善美 西澳人間通訊社喜添生力軍
2021-01-17紐西蘭業餘畫家為道場作畫 呈現當地人文色彩
2021-01-17法寶講座 我是佛
2021-01-17【星雲大師全集10】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14
2021-01-17〔人間菩薩〕蔡淑貞直下承擔 永不退票
2021-01-16〔人間菩薩〕陳澕利伉儷 依教奉行常樂我淨
2021-01-16南華大學生死系碩士班 心靈療癒成果展超人氣
2021-01-16台北道場2021素齋談禪
2021-01-16【星雲大師全集10】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13
2021-01-1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