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5月29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文化藝術> 鄭懿罡賦予百年枯木新生 化作〈祈福〉乘願再來

文化藝術

字級

鄭懿罡賦予百年枯木新生 化作〈祈福〉乘願再來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2023-05-21
藝術家鄭懿罡以百年枯木創作的環氧樹脂藝術作品〈祈福〉,其形狀如同一雙合掌的手,又像是2位供養人禮拜佛陀,一件作品,雙重形像。5月19日,鄭懿罡將作品致贈佛光山,設置在如來殿一樓入口處。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前來表達感謝,贈以「仁和安康‧富樂吉祥」桌飾。

此行還有鄭懿罡的同修王雅欣,及其工作團隊、花燈藝術家黃敏芳等。提到與佛光山的結緣,為5年前欣賞佛陀紀念館「光照大千」,當下非常震撼,彷彿喚醒了累世佛緣的記憶,「有回到家的感覺」。原本想有機會帶著母親到佛光山走走,可惜母親已於3年前往生。

今年春節鄭懿罡來到普賢殿,在與普賢殿殿主慧菩法師相談時,對於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眾生帶來歡喜,還有將美好的因緣留在人間的理念深感認同,讓他生起想要創作具有「乘願再來」意涵的作品。

後來,他在苗栗三義見到一棵百年紅檜枯木,第一眼就覺得這棵枯木的形制,如果張開時就像一雙手合掌為眾生祈福。而在得知大師圓寂的訊息後,那在他心中合掌祈福的畫面更加鮮明,促使他有強烈念頭將之化為作品〈祈福〉。

鄭懿罡採用環氧樹脂技術,將樹木對剖,顏料就用掉200多公斤,無論在重量、搬運、切割、整平、研磨上,都是一大挑戰。作品高度3公尺,為在亞洲中難得的大尺寸環氧樹脂藝術創作。

而在合掌的中間像是有一朵花,象徵「花開見佛」。左上角的引首章是用如來的意象設計,章一做好,鄭懿罡就接到通知要放置如來殿,直說是與佛陀相應而有最好的安排。右下角的壓角章是母親生前喜愛的《心經》,用以點綴整體作品。所以創作這件作品也有上報四重恩的意義。

除了合掌的意象外,這件作品看起來也像是2位供養人禮佛跪拜,仰望佛陀的形象。顏料是用珍珠磨製的珠光粉,點點光明像是能洗滌人心。

鄭懿罡說,枯木若沒有好的形狀,往往就是被打碎,或提煉成精油。他將枯木化為作品〈祈福〉,也是效法大師的精神,乘願再來。

王雅欣表示,鄭懿罡曾猶豫是否要創作這樣的作品,他則是二話不說,決定支持,「我第一眼看到這棵枯木時,看到的就是禮拜的形象」。希望以此方式紀念往生的婆婆,也支持鄭懿罡投入佛教的領域。
12345678910第1 / 65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