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3月27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大師專區> 【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佛法義理㉛

大師專區

字級

【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佛法義理㉛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2023-03-18
方便

佛教講:「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方便、隨緣是一種智慧的運用。佛經裡常教我們要廣結人緣,不侵犯他人,不辜負他人,並且要多多給人方便,因為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

曾經,我為佛光山訂定了「佛光人的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前面三點都容易、好懂,唯有「方便」二字,一般人不容易了解其真義。

所謂「方便」,比方讚美人一句好話,就是給人的方便;在路上設一個指路牌,不讓人走錯路,就是給人方便;施茶給人解渴,就是給人方便;為人解決疑惑,都是給人方便。過去佛教講慈悲,儒家講仁義,基督教講博愛,都是為了給人方便。只是方便上面要加上「善方便」,那才是真的「方便」。

因此,「方便」其實就是一種智慧權巧,是菩薩度眾、成佛不可缺少的重要資糧;一個實踐菩薩道的行者,除了必須具備般若智慧以外,還要有度眾生的方便。歷代以來,各寺院道場為了因應眾生不同根器的需求,莫不廣設各種法門,方便接引。像隋唐佛教寺院附設碾坊、倉庫促進民生發展;宿坊、車坊便利商旅往來;義學、譯經提升社會的文教;僧祇戶、寺庫穩定國家的金融;病坊、當鋪照顧貧者的需要……這些公益的推行,都是「給人方便」的施設。

當然,方便有多門,六根也可以是眾生入道的方便,例如:有人見到莊嚴的佛殿而入道、有人聆聽梵唄鐘鼓而入道、有人嗅聞壇場馨香而入道、有人品嘗酥酡妙味而入道、有人朝山禮拜而入道、有人感悟生命無常而入道。

《維摩詰經》說:「慈悲為父,方便為母。」慈悲與方便,都是令眾生入佛知見的最佳要道。但是方便不是隨便,「給人方便」是給人因緣,給人助力,不要讓人感到困難,進而解決人的難題。

「給人方便」看似利他,實則利己;「給人方便」是一種很好的美德,身處世間,人人都應該要能廣行「方便」才好。只不過方便也有好壞之分,你提供金錢給他,是要給他一些生活上的方便;但他有了金錢,卻去吃喝玩樂,這是方便出下流。你給他時間,讓他去修持、參學,他不知道要珍惜生命、時間,利用機會到處去遊蕩、為非作歹,這也是方便出下流。東西隨手亂丟、隨處亂放,他說為了方便;甚至說錯話、做錯事,也說是方便,這種方便就很難讓人苟同了。

所以方便,也要有般若智慧引導,如此才能懂得善巧運用。方便就是靈巧、活用,凡是對人有利益、有幫助的事,都要能有方便權巧,讓人受用。比方老師教授的內容太深,對方聽不懂,我可以用淺顯的譬喻讓人聽懂,這就是方便法門。

我們要能給人善方便、善護念,幫助他向上,幫助他發展,幫助他走向真、善、美的世界;甚至幫助他成就菩薩道,成就菩提心,這才是給他最好、最大的「方便」。

我們要能給人善方便、善護念,幫助他向上發展。

一滴水

有人對於佛法一無所知,甚至於輕慢佛法、排斥佛法。不過,佛如光、法如水;你想過光明對你的重要嗎?沒有光明,生活在黑暗中,你受得了嗎?佛光普照,佛陀就是光明,你有光明照耀的時候,你不知道光的可貴;但是一旦沒有了光明,黑暗來臨的時候,你會很恐懼的。

法如水,水可以洗滌你的汙穢,解除你的飢渴;水能成長萬物,平時你不重視,隨意浪費,假如沒有了水,你還能存活下去嗎?沒有真理、沒有佛法,就如魚離開了水;沒有水,生命將會遭遇如何的苦難,你有想過嗎?

法如水,佛法就是甘露法水;一滴水,可以解除你的饑渴;一滴水,澆在花草樹木上,能讓生命成長;一滴水,能調解空氣;一滴水,可以救活生命;一滴水,可以成為海洋;一滴水,可以流於無限;一滴水,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力量所積聚。因此,我們不能以滴水可輕,也不要以善小而不為。所謂「滴水如金」,你知道滴水的可貴,你還能輕視它嗎?所以「佛光長照,法水甘露」,有光明的時候,你要愛惜光明,見光就如同見佛;有水的時候,你要知道水的寶貴,見水如佛法甘露,可以滋潤我們乾枯的心田,可以成長心裡的禾苗,讓我們對佛法的信心能可以再生、再起,再有無限的未來。一滴水,你不可以小視。

日本有一位禪師,就是因為將一盆剩餘的水隨意倒在地上,師父呵斥他:「你要愛惜滴水,滴水如金!」所以後來他就自己改名為「滴水」,人稱「滴水和尚」。

在中國也有一句話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做人要懂得感恩,每一個人的存在,都要感謝社會大眾的因緣。因此,佛法的恩典、恩惠,我們也要如光、如水一般來恭敬、信奉,這對於自己的現在、未來,都有極大的幫助與利益。
12345678910第1 / 42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