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北美雲來集講壇 T-Earth 森众行動論壇
2021-04-28
地球面臨生態環境及氣候危機,人類生存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同時為呼應「世界地球日」,北美雲來集講壇特別於4月25日下午,舉行「『T-Earth 森众行動』論壇」,邀請國際佛光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理事長楊文德博士、世界氣候基金會亞洲區代表胡偉杰先生,透過雲端介紹2020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大會,提出的「T-Earth森众行動」的時代需要性及具體可行做法。逾500人透過YouTube與Zoom 平台關注聽講。
「T-Earth 森众行動」論壇,由覺培法師主持,和三位與談人在輕鬆對談中,帶領大家了解種樹植林、森林復育,是以最低成本達到最高減碳功能效益,有效解決地球環保危機。佛光山與佛光會非常重視這個專案,並且已與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規劃出完整的推動方案。
胡偉杰先生一針見血指出,人類正面對嚴重的氣候危機,從2011年百萬敘利亞難民湧入歐洲,到2020年澳洲森林大火等,都歸因於氣候變遷所至。根據聯合國估算,到2050年全球將有2億氣候難民。針對地球氣候危機,聯合國鼓勵推動的使用清潔能源(風力、太陽能發電)、不砍伐樹木、使用低碳交通工具、種樹、素食的五項行動中,國際佛光會提倡的蔬食A計劃、T-Earth 森众行動,已經做到了其中三項。
「T-Earth 森众行動」選擇大葉喬木茶樹作爲樹種的原因由楊文德博士解說。楊博士首先說明,茶樹起源於漢、興盛於唐,與佛教淵源甚深。此樹種具有長期穩定吸碳、固碳、對抗氣候變遷及保護水資源的生態功能,其高度、樹葉大小、存活時間及種植方法都有別於傳統茶樹;更具備製造氧氣、防止空氣污染、儲存水、增加土壤肥沃、防止水土流失、經濟價值、提供生物棲地、調節氣候等九大價值。
楊博士進一步說明復育森林,需要從土地開始,達到「生物多樣性」,森林種植應涵蓋土壤、樹、草、花、苔蘚、蕨類,滿足及穩定自然界的五大循環,創造適合人類及動物生存的美好生態環境
楊文德表示,大葉喬木茶樹,可以適應各種氣候及環境;是促進環境、社會、經濟及自然環境平衡發展的樹種,只要因緣、環境許可,建議各地都能種植這永續又同時具備文化的樹種。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開示:『土地要善用,不是閒置。』」慧知法師說,星雲大師也一直關注生存在這片土地的生命及其迫切需要。慧知法師分享自己在土地勘察時的經驗,瞭解到大片森林會因滿山蔓延生長的小花蔓澤蘭、藤蔓及竹林等植物的覆蓋,得不到陽光、空氣和水分的滋養,繼而引發所謂的—摧毀樹林,嚴重毀壞生態和環境的「綠癌」。
慧知法師指出,善用土地開墾的重要性,大家應當盡一份心力維護環境,T- Earth計劃能究竟解決地球問題,落實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概念;參與、支持、認同此計劃的可行性、永續性,就是愛地球,就是在行佛。
胡偉杰表示,氣候變遷,大家都有責任,T-Earth計劃是個方便法門,個人、企業甚至政府都能參與,除了可以解決生物多樣性、水與空氣污染,更可以藉由提供工作機會,根除貧窮的問題;更呼籲人人做「地球隊長」,對地球做出貢獻。
覺培法師總結表示,佛光人不僅要投入植樹的具體行動,更要從心做起,落實同體共生理念。法師並且呼籲,透過認養種樹、支持產品、邀約企業支持方案、提供土地等方式,來實際行動參與;並招募全球熱情青年投入宣導推動行列。人人支持、推廣這項計畫,讓全世界一起關注2021年展開的T-Earth 行動。
「T-Earth 森众行動」論壇,由覺培法師主持,和三位與談人在輕鬆對談中,帶領大家了解種樹植林、森林復育,是以最低成本達到最高減碳功能效益,有效解決地球環保危機。佛光山與佛光會非常重視這個專案,並且已與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規劃出完整的推動方案。
胡偉杰先生一針見血指出,人類正面對嚴重的氣候危機,從2011年百萬敘利亞難民湧入歐洲,到2020年澳洲森林大火等,都歸因於氣候變遷所至。根據聯合國估算,到2050年全球將有2億氣候難民。針對地球氣候危機,聯合國鼓勵推動的使用清潔能源(風力、太陽能發電)、不砍伐樹木、使用低碳交通工具、種樹、素食的五項行動中,國際佛光會提倡的蔬食A計劃、T-Earth 森众行動,已經做到了其中三項。
「T-Earth 森众行動」選擇大葉喬木茶樹作爲樹種的原因由楊文德博士解說。楊博士首先說明,茶樹起源於漢、興盛於唐,與佛教淵源甚深。此樹種具有長期穩定吸碳、固碳、對抗氣候變遷及保護水資源的生態功能,其高度、樹葉大小、存活時間及種植方法都有別於傳統茶樹;更具備製造氧氣、防止空氣污染、儲存水、增加土壤肥沃、防止水土流失、經濟價值、提供生物棲地、調節氣候等九大價值。
楊博士進一步說明復育森林,需要從土地開始,達到「生物多樣性」,森林種植應涵蓋土壤、樹、草、花、苔蘚、蕨類,滿足及穩定自然界的五大循環,創造適合人類及動物生存的美好生態環境
楊文德表示,大葉喬木茶樹,可以適應各種氣候及環境;是促進環境、社會、經濟及自然環境平衡發展的樹種,只要因緣、環境許可,建議各地都能種植這永續又同時具備文化的樹種。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開示:『土地要善用,不是閒置。』」慧知法師說,星雲大師也一直關注生存在這片土地的生命及其迫切需要。慧知法師分享自己在土地勘察時的經驗,瞭解到大片森林會因滿山蔓延生長的小花蔓澤蘭、藤蔓及竹林等植物的覆蓋,得不到陽光、空氣和水分的滋養,繼而引發所謂的—摧毀樹林,嚴重毀壞生態和環境的「綠癌」。
慧知法師指出,善用土地開墾的重要性,大家應當盡一份心力維護環境,T- Earth計劃能究竟解決地球問題,落實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概念;參與、支持、認同此計劃的可行性、永續性,就是愛地球,就是在行佛。
胡偉杰表示,氣候變遷,大家都有責任,T-Earth計劃是個方便法門,個人、企業甚至政府都能參與,除了可以解決生物多樣性、水與空氣污染,更可以藉由提供工作機會,根除貧窮的問題;更呼籲人人做「地球隊長」,對地球做出貢獻。
覺培法師總結表示,佛光人不僅要投入植樹的具體行動,更要從心做起,落實同體共生理念。法師並且呼籲,透過認養種樹、支持產品、邀約企業支持方案、提供土地等方式,來實際行動參與;並招募全球熱情青年投入宣導推動行列。人人支持、推廣這項計畫,讓全世界一起關注2021年展開的T-Earth 行動。
最新消息
高雄科技大學生命教育 從幫派看逆轉人生
2023-03-30佛光山贈《星雲大師全集》 邁開與雲科大交流首步
2023-03-30宜蘭佛光青年分團與佛光大學國際交流會 瞭解星雲大師弘法及辦學的理念
2023-03-30珍珠瑪瑙下廚房 三寶寺學員歡喜學烹飪
2023-03-30佛光會東馬協會體驗流體藝術生活美學
2023-03-30前金國小生命教育 從人我看情緒管理
2023-03-30〔三好校園〕楊梅國中讀報闖關 推理解謎自信滿滿
2023-03-30不忘初心·星雲大師追思音樂會 緬懷大師傳播人間真善美
2023-03-30印度佛學院學生作獅子吼 以宣說三好教育改善乞討問題
2023-03-30金剛寺贈星雲大師全集 嘉惠台東高商師生
2023-03-3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