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普門寺愛書人 研討在人間歡喜修行的妙方

教育人文

字級

普門寺愛書人 研討在人間歡喜修行的妙方

【人間社記者 張彬彬、吳仕英 台北報導】 2020-10-28
「學佛、信佛與行佛,都是維摩詰居士。」佛光山普門寺10月25日舉行「二○二○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與人間佛教」,以「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為主題,探討如何學習維摩詰居士在人間歡喜修行的妙方。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勉勵與會400多位愛書人,要學習維摩詰居士的度眾精神及以弘揚佛法為目標,在自利利他中共成佛道。

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導讀「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論壇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主持,禮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佛光山弘講師永文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與談,並邀請中華佛光青年團總團北區團務長熊凡靚、北二團團長熊哲群、普門青年團副團長詹妤婷,針對如何體悟不二法門的真義、在生活中如何修持以落實「心淨佛土淨」、怎樣在出世的生活中保有入世的精神及探病時要注意些什麼等議題互相提問,交流智慧與經驗。

依空法師表示,《維摩詰經》是一部在佛教界充滿戲劇性及小説性的經典,主角除了維摩詰居士、文殊菩薩、十大弟子,還有31位菩薩分享對不二法門的看法,值得一讀再讀。依空法師以「雲門斷腿」的公案,破解內外、高下、貧富的分別;也分享「四餘讀書法」:「夜者日之餘,冬者歲之餘,雨者時之餘,病者命之餘。」來期許自己病後要把握時間、多在佛法上用功;依空法師也說明,星雲大師以病為友,大善知識示教利喜,自己也常以「同事攝」來鼓勵別人。

永文法師教導許多探病注意事項,也談到在修行當下,起心動念是修福或造業,都在一瞬間,要時時保持清淨心。並以星雲大師智慧法語「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做、隨心自在。」來說明,生病讓他知道無常、珍惜生命,並用感恩心來知足惜福,無論順境或逆境,都當做是福報。更勉眾不但要點亮自己的心燈,更要護燈與傳燈。

覺培法師除了以結構清楚的表解來幫助大家契入法要,導讀時提點到此經的思想特色,談話中有智慧、怒罵中有慈悲、言行中有幽默、嬉笑中有教化。從此經中可找到對治煩腦、解答人生疑難、尋找身心安頓、在人間歡喜修行的法門,並介紹經中主角人物、探討不二法門與唯心淨土等法要。也說明維摩居士的居家行誼,其人遇事會得處事、遇人善於教化、連生病都能生出佛法;其病是因大悲心起,眾生病故菩薩病;其處維摩丈室;其法是有錢會用、有口會說、有事會做、有心會大。

覺培法師提及,此經闡述聖者的遭遇,包括:卑屈不以為賤、迫害不以為意、恭敬不以為喜等,因為聖者的心不厭世苦、不畏生死、不怕權威、不拘形式。並以星雲大師的心藥方「慈悲心腸一條,道德本性一片,愛惜自己的福報一點,感謝別人的心情三分,言語行為實在,守持五戒一塊,勤勞節儉十分,慚愧心要一個,因果真理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結緣愈多愈好,信願行通通用上」,與大家共勉。

覺培法師也以一位抽糞者從工作中體悟為人清除煩惱、創造淨土的經驗為例,來印證「淨穢不二」的法門。並教導大家,菩薩以慈悲為基礎、不捨眾生,佛光山的修行也不離世間,星雲大師以多元方式給人因緣,例如:在菲律賓以音聲弘法、在巴西成立足球隊、提倡讀書會等,皆是「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佛光山兼顧智慧與方便的弘法事例。覺培法師不忘叮嚀大家,人間淨土的家庭,應以道德、慈悲、善良、正見、明因識果等,做為建設的藍圖,期許大家要將佛法融入生活、共創人間淨土。

研討會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洪明郁主持,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劉珍齡帶領回饋,與會大眾分享聆聽後的法喜。國際佛光會北區協會協會長周聰發提到,在弘法過程中,逆境來時不用擔心,要將佛法運用於生活;區副會長莊燕雪談到,修行最困難的是調伏自己的心,要學習用佛眼與清淨心來看世界、在人間歡喜修行。
12345678910第1 / 240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