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與佛相遇 青年尋找生命方向

教育人文

字級

與佛相遇 青年尋找生命方向

【人間社記者 陳嘉慧 高雄大樹報導】 2018-10-22
來自台灣各地區逾30位青年走入叢林與佛相遇,透過佛光山2018年第二十三期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體驗清淨自在的生活,同時有屏東講堂青年書院與南屏別院青年書院的青年一起參與,尋找生命的方向。

10月20日,體驗營於佛光山叢林學院懷恩堂進行開營典禮。從星雲大師五十年前的大專佛學夏令營到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象徵50年來法脈相傳的特殊意義。

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開示,學員能把佛法融入生活,對生命會有不一樣的啓發,並透過對自己的認識、開發及調整,成就更清淨、有智慧及更光明的自己。她期許學員能夠發願學習正信佛法,汲取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智慧,並開發心中的佛性和智慧。

叢林學院副院長覺軒法師在生活說明中叮嚀學員,在生活細節做到不擾眾,培養慈悲心。由於很多人第一次參加,鼓勵學員彼此之間應相互觀照、提攜,期許能夠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並於佛學課程中多聞薰習。

下午課程,佛光山女眾禪學堂副堂主永中法師為學員授課「人間佛教生活禪」,指出人無始劫以來累積的習氣,導致自己經常對外在的現象起心動念,進而使情緒雪球越滾越大,内心一直無法安頓與平靜。因此,在生活當下聽聞佛法後,就要做如理如法的思維。

晚間,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在「與智者同行-星雲大師語錄」,以大師的〈人生百事〉引導學員思考。妙光法師以活潑生動的解説來吸引大家從更深的層面去認識自己。他鼓勵學員要在生活中展現佛法、勇於發願及發心説好話,期望他們能與佛感應道交、自身努力學習佛的言行。

隨後,學員也到佛光山各地巡禮。屏東講堂青年周怡呈說大師透過一筆字,寫下一生的志向,一切與弘揚佛法有關的事都放在心上,難忍能忍的精神,是她想發願學習的。寶華寺陳炫伃則說看到大師病後字,那種心繫眾生,不捨眾生的心,忘卻自己身體的病痛,無我地利益一切眾生,令她非常感動。

體驗營課程安排除了佛學課程以外,還包含出坡作務,學員也在10月21日早上展開朝聖之旅,三步一拜,與佛接心。學員從學院六十坡平台起步,經圓門、四十坡拾級而上到大悲殿。雖然每個人都汗流浹背,但透過跪拜洗滌心靈,身心是無比的清淨自在。

早上課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為學員授課「談心說識」,他指出佛教不主張命中注定,很多事情是可以掌握的。而唯識學派說「外境本空,唯心自鬧」,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見、聞、覺、知」都是内心的種子相應而起。與其檢討外境,不如回來檢討自己的心。妙南法師勸勉學員,從今以後要懂得觀照自己,把佛法真理落實生活中,去反觀和面對自己,成爲一股強大的修行力道。

此外,學員在綜合座談上針對寺院生活的體驗以及對佛法的疑問,逐一向老師請法。男眾學部主任慧思法師說,大家必須清楚知道在佛門的學習對自己有什麽幫助。若想要深入探討,就要努力,佛門不講究未卜先知,而是善於觀察。

慧思法師鼓勵學員要為人創造歡喜,也給自己一個突破的機會,只有好好地活在當下才能繼續前行。
12345678910第1 / 231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