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普門寺孝道月法會 身心清淨當下即是淨土

佛學講座

字級

普門寺孝道月法會 身心清淨當下即是淨土

【人間社 吳仕英 台北報導】 2021-08-21
佛光山普門寺8月19日《三時繫念》開始前,禮請佛光山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為線上修持信眾開示。永嚴法師指出,在佛教的淨土中有:西方極樂淨土、東方琉璃淨土、兜率內院淨土、華嚴淨土及我們所在的人間淨土。並為信眾介紹每一個淨土它殊勝莊嚴的地方。

永嚴法師說,曾經有人問釋迦牟尼佛,所有諸佛成佛的世界,都是清淨、光明、莊嚴,只有你成佛的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釋迦牟尼佛立刻用他的大姆指在地上一按,大地立刻變為金色,富麗堂皇。佛陀說:「你們看,這是我的淨土。」因為「心淨則國土淨」。

永嚴法師以星雲大師在修持淨土法門方法中提出,念佛有「三到」:口到、耳到、心到;「三要」:信心、願力、行持;「三聲」:大聲、小聲、心聲;「三業」:身拜、口念、意想;「三法」:持名、觀想、實相;「三時」:平時、忙時、亡時。勉眾對阿彌陀佛要有絕對的信心,不可以用比較的心、妄想的心來念佛,要用純潔的真心來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在參與法會當下,更要用虔誠恭敬的心,隨文入觀,與佛接心。

下午場《三時繫念》由慧功法師主法,法會圓滿後慧功法師開示指出,經典中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他方世界的菩薩,會到娑婆世界來聆聽釋迦牟尼佛說法,另外一種情形,就是有的羅漢菩薩就在自己的所在地方,進入三昧,去聆聽他方世界佛土的說法。以此說明我們現在在各地,以線上參加法會,就像諸方菩薩以進入三昧,去聆聽佛法是一樣的,同樣功德殊勝。

慧功法師以《三時繫念》四句偈:「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說明我們的苦,常著重在果位的苦,如果能夠隨時隨地將身口意三業照顧好,內心沒有苦,當下即是極樂。並以三則事例,說明如何讓「眾苦不能侵」,指出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要在因地照顧好自己的心,累積自己的福德因緣,在生活中修行,願願與阿彌陀佛相應。

晚上《梁皇寶懺》修持後,主法慧豪法師開示,說明《梁皇寶懺》卷二,有三個主題:發菩提心、發願及發回向心。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菩提心及發願是修行人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發菩提心就是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發菩提心就會有願力,如諸佛有不同的願力,諸佛菩薩的通願「四弘誓願」,也是學佛修行的願心。

「為何要回向?」慧豪法師表示,就是將自己所修持的萬行回向給眾生,讓自己的心量無限寬廣。不但希望自己能成就,也希望眾生一起成就,這些善行也都會回到自己身邊,善的循環,大家一起精進不退。
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10 / 47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