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心保和尚普門寺講演 闡述般若心經生活觀
2018-10-24
佛光山普門寺10月19日,禮請請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講演「般若心經生活觀」。心保和尚以星雲大師著作《般若心經的生活觀》的觀點,與大眾分享《般若經》的心要、精髓。《心經》是將六百卷内容龐大的《般若經》濃縮,表現「般若皆空」的精神。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來總述諸法皆空之理。
眾生在面對世間事物,常以兩極化來看待,因此常落入邊見、邪見,乃至妄見,例如:人們通只看到「有」而觀不到「空」,認為聽到的都恆常存在,因而常不得自在解脫。而《心經》就是能使人邁向自在解脫的一部經典。
要如何才能像「觀自在」菩薩那樣觀人、事、境、心、照、用,都能自在呢?心保和尚表示,要靠般若智慧,才能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解脫的彼岸。
和尚進一步說明,如何修般若智慧?文字般若有如詳細的地圖,若沒有按圖去走,也是到不了目的地。因此「行」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要去「實踐」和「體悟」。所謂「欲會無為理,先從事相看」,心保和尚勉勵大家要將聽聞的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從生活中去體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生滅不異」、「空有不二」等真理實相,這樣就能逐步解脫自在,達到古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的境界。
就像佛陀因了知眾生的根性,所以會在不同的經典重複講述相同的佛法。心保和尚也鼓勵大家要去讀大師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而且要多讀幾遍,才能深入體會。
眾生在面對世間事物,常以兩極化來看待,因此常落入邊見、邪見,乃至妄見,例如:人們通只看到「有」而觀不到「空」,認為聽到的都恆常存在,因而常不得自在解脫。而《心經》就是能使人邁向自在解脫的一部經典。
要如何才能像「觀自在」菩薩那樣觀人、事、境、心、照、用,都能自在呢?心保和尚表示,要靠般若智慧,才能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解脫的彼岸。
和尚進一步說明,如何修般若智慧?文字般若有如詳細的地圖,若沒有按圖去走,也是到不了目的地。因此「行」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要去「實踐」和「體悟」。所謂「欲會無為理,先從事相看」,心保和尚勉勵大家要將聽聞的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從生活中去體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生滅不異」、「空有不二」等真理實相,這樣就能逐步解脫自在,達到古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的境界。
就像佛陀因了知眾生的根性,所以會在不同的經典重複講述相同的佛法。心保和尚也鼓勵大家要去讀大師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而且要多讀幾遍,才能深入體會。
最新消息
普門寺孝道月法會 慧安法師勉眾心中要有佛法
2022-08-10普門寺孝道月 慧融法師勉眾要能遠離無明
2022-08-10澳門禪淨中心盂蘭盆會 三好四給孝親報恩
2022-08-10台北道場孝道月開示 滿益法師談觀世音菩薩何處尋
2022-08-10安國寺孝道月 滿益法師勉眾發願回向修持不間斷
2022-08-10妙淨法師受邀宿霧神學院授課 展現宗教融合
2022-08-10佛立門佛光人心中有佛 慈心走入社區小學
2022-08-10佛光山美東三道場聯辦梁皇 孝親報恩線上線下同步
2022-08-10奧克蘭大學佛光社團迎新會 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的人
2022-08-10「守護我的臂膀,向爸爸致意」 法寶寺慶祝父親節
2022-08-1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