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前館與賽夏族團隊合作有成 館藏老件重製品贏得肯定
2020-10-24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致力於民族學典藏品的科學分析、田野調查與技藝復振等。自108年起,該館與賽夏族的傳統服飾重製團隊合作、努力,並於今(109)年苗栗縣政府舉辦的「賽夏族服飾競賽及展示活動」中,以一套館藏服飾的重製品獲得評審及族人的肯定。該套服飾及其他得獎作品會在賽夏族民俗文物館持續展示至109年10月30日,供族人及遊客欣賞。
史前館近年執行「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與賽夏族的重製團隊進行館藏賽夏族服飾及配件的文物分析、脈絡調查、田野採集與物件重製等工作,期待以此資源公眾化的模式,使博物館典藏品得以重回文化與地方脈絡,和部落、社群一起走在傳統技藝復振與文化永續發展的路上。
傳統織布工藝復振工作在去年的合作過程中,發現一件館藏品與部落老照片中一位男性穿著的無袖短衣圖紋一致,推測即是同一件文物。此一發現讓館方及重製團隊非常振奮,因該物件或類似的圖紋在部落已不復見,本以為只能透過老照片欣賞及回憶,透過雙方合作而有機會以重製的方式,讓織紋和技法重新回到賽夏族的文化脈絡當中,織者們更特別將該織紋命名為蝴蝶紋。
在今年苗栗縣政府舉辦的「苗栗縣賽夏族服飾競賽及展示活動」中,一位織者重製了前述的蝴蝶紋短衣和另一件史前館館藏的無袖長衣參加比賽,精緻的織作和尋回圖紋的感人過程獲得了評審和族人的讚賞與肯定。
史前館館藏圖紋的重製服飾雖然最後以些微差距未能獲得首獎,但能讓失傳的織紋重新成為織者的技藝,並更加凝聚族群認同,即是文化復振與傳承的成功和持續努力的動力。
其他得獎作品會在賽夏族民俗文物館持續展示,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賽夏族傳統服飾的內涵及織紋背後的故事,並促進更多族人的參與、重振、再生與創新。該館也將持續開放館藏品與研究知識等資源,和原住民社群一起為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努力。
史前館近年執行「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與賽夏族的重製團隊進行館藏賽夏族服飾及配件的文物分析、脈絡調查、田野採集與物件重製等工作,期待以此資源公眾化的模式,使博物館典藏品得以重回文化與地方脈絡,和部落、社群一起走在傳統技藝復振與文化永續發展的路上。
傳統織布工藝復振工作在去年的合作過程中,發現一件館藏品與部落老照片中一位男性穿著的無袖短衣圖紋一致,推測即是同一件文物。此一發現讓館方及重製團隊非常振奮,因該物件或類似的圖紋在部落已不復見,本以為只能透過老照片欣賞及回憶,透過雙方合作而有機會以重製的方式,讓織紋和技法重新回到賽夏族的文化脈絡當中,織者們更特別將該織紋命名為蝴蝶紋。
在今年苗栗縣政府舉辦的「苗栗縣賽夏族服飾競賽及展示活動」中,一位織者重製了前述的蝴蝶紋短衣和另一件史前館館藏的無袖長衣參加比賽,精緻的織作和尋回圖紋的感人過程獲得了評審和族人的讚賞與肯定。
史前館館藏圖紋的重製服飾雖然最後以些微差距未能獲得首獎,但能讓失傳的織紋重新成為織者的技藝,並更加凝聚族群認同,即是文化復振與傳承的成功和持續努力的動力。
其他得獎作品會在賽夏族民俗文物館持續展示,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賽夏族傳統服飾的內涵及織紋背後的故事,並促進更多族人的參與、重振、再生與創新。該館也將持續開放館藏品與研究知識等資源,和原住民社群一起為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努力。
最新消息
蘭陽別院佛學講座 從《華嚴經》談生命中的種種覺悟經驗
2021-03-07爐香讚敲醒楊朝榮宿世因緣
2021-03-072021人間社攝影研習 立願捕捉善美瞬間
2021-03-072021三好校園計畫撰擬說明會中區場 實踐「善種子」品德素養
2021-03-07妙味愛心便當結歡喜緣 冼都分會愛心行
2021-03-07高齡90邵炎塗老居士 日日讀報不間斷
2021-03-07中市表揚百位經典女性 佛光人林香梨榮譽受獎
2021-03-07南台別院「幸福樂」兒童巡迴美展 呈現兒童多樣幸福視角
2021-03-07游象卿長者佛光山奉安 一生奉獻不遺餘力
2021-03-07會員新春聯誼 三好四給耕耘心田
2021-03-07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