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前館「館藏解壓縮」典藏品背後的故事特展
2020-12-27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館藏解壓縮」特展,即日起至2021年4月25日止,在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以「解壓縮」為概念,象徵典藏品作為一個記憶或技藝的載體,提供給觀眾的不僅僅只是單純物件的展示,而是蘊含著更加多元的文化意義及背景故事呈現,開放民眾免費參觀。
此檔特展是史前館少數同時以考古學與民族學典藏品作為主題的展示,目的期望藉此「喚醒記憶種子」,讓大眾認識可能已被遺忘文化故事,並且藉由友善平權推動「全人共讀」的展示在卑南遺址公園,包含了「3000年前」的卑南文化主題故事,以及近年來史前館以3D科技進行數位典藏的「藏品解碼」過程。
史前館館長王長華表示,「館藏解壓縮」特展同時展示出考古學與民族學的內容,並帶領觀眾一步步由前端至後端,認識資料處理、建檔、彙整、爬梳至後續轉譯、展演及再創的過程。最特別的是展出的文物全部以重製品、3D列印品為主,搭配有聲書、點字書、小說、多媒體及數位展櫃等手法,營造出有別於傳統的展示感受。展示內容著重關注多方合作、資料轉譯以及技術革新的成果,傳達博物館作為族群記憶載體的不同呈現可能。
本特展除了呈現史前館長期累積與發展的典藏成果,也呈現與部落、社群等產官學的合作,以及科技技術整合的成果,顯示博物館的研究及展示不再是單向的輸出,而是匯集多方討論及知識的表現。從小小的物件中解壓縮出龐大豐富的訊息。
王長華強調,典藏文物是博物館的核心,如何被社會大眾理解與認識,更重要的是典藏品背後所蘊含的文化脈絡與生活故事,就需要博物館人對其執行「解壓縮」的指令,攤開典藏品豐富多元、鮮為人知、甚至逐漸遺忘故事與歷史。史前館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的推動下,逐年將典藏品的描述資料、詮釋資料以及轉譯故事公開,本次特展即是呈現博物館針對典藏品進行典藏、採集、轉譯與多元應用的各個面向。
此檔特展是史前館少數同時以考古學與民族學典藏品作為主題的展示,目的期望藉此「喚醒記憶種子」,讓大眾認識可能已被遺忘文化故事,並且藉由友善平權推動「全人共讀」的展示在卑南遺址公園,包含了「3000年前」的卑南文化主題故事,以及近年來史前館以3D科技進行數位典藏的「藏品解碼」過程。
史前館館長王長華表示,「館藏解壓縮」特展同時展示出考古學與民族學的內容,並帶領觀眾一步步由前端至後端,認識資料處理、建檔、彙整、爬梳至後續轉譯、展演及再創的過程。最特別的是展出的文物全部以重製品、3D列印品為主,搭配有聲書、點字書、小說、多媒體及數位展櫃等手法,營造出有別於傳統的展示感受。展示內容著重關注多方合作、資料轉譯以及技術革新的成果,傳達博物館作為族群記憶載體的不同呈現可能。
本特展除了呈現史前館長期累積與發展的典藏成果,也呈現與部落、社群等產官學的合作,以及科技技術整合的成果,顯示博物館的研究及展示不再是單向的輸出,而是匯集多方討論及知識的表現。從小小的物件中解壓縮出龐大豐富的訊息。
王長華強調,典藏文物是博物館的核心,如何被社會大眾理解與認識,更重要的是典藏品背後所蘊含的文化脈絡與生活故事,就需要博物館人對其執行「解壓縮」的指令,攤開典藏品豐富多元、鮮為人知、甚至逐漸遺忘故事與歷史。史前館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的推動下,逐年將典藏品的描述資料、詮釋資料以及轉譯故事公開,本次特展即是呈現博物館針對典藏品進行典藏、採集、轉譯與多元應用的各個面向。
最新消息
紐約大女童軍雲端紓壓 佛學禪修雙管齊下
2021-03-04南台別院文創燈籠彩繪頒獎
2021-03-04佛光山港澳區都市佛學院聯合開學典禮 發心立願行解並重
2021-03-04人間大學普賢分校春季班開學 悠遊無涯學海
2021-03-04佛光人跨宗教獻愛心 捐物資助慈善食堂濟貧苦
2021-03-04馬德里佛光人線上新春普茶 以法相會 接心交流
2021-03-04慧昭法師闡釋六祖壇經 勉開佛知見
2021-03-04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65屆年會 國際佛光會平行會議蓄勢待發
2021-03-04高雄市教育局參訪佛光山 讚歎科技連結場域專業
2021-03-04佛光似暖陽 馬加智分會社區關懷結緣
2021-03-04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