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 談EQ與理財
2019-04-08
人生除了擁有外在的財富,智慧、慈悲、健康、歡喜、自在等內在財富也很重要。如何善用EQ,內在與外在財富兼備,讓人生更圓滿?佛光山南台別院安樂與富有系列講座,4月7日晚間邀請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與Money錢雜誌社長暨顧問林奇芬講師,主講「EQ與理財」,吸引1,033人聽講。
佛光山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引言:「內在財富往往是累積外在財富的關鍵,EQ好的人懂得如何與人相處、與人溝通互動,就有機會廣結人緣、獲得財富」,闡述星雲大師幼年出家,寺院薰習黃金是毒蛇,貧窮是清高。某天無意聽到知客法師向信徒說,如果人人都貧窮,那極樂世界黃金鋪地誰來建設?當時不能理解,後來漸漸體會,自己可以清苦,但常住、社會必須富有;自己不要貪求,但是要讓大眾都要有錢。
「理財不是講投機一夕致富,而是管理人生,舉凡生活需求、照顧家庭、風險預防、老年照顧等面向都應該有所規劃,理財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林奇芬講師點出健康家庭收支4321分配法,「打理好自己的人生,個人做好理財,社會就富有了,理財的訣竅不是快速賺錢,而在於長期投資,存知識才能有財富。」
林奇芬認為年輕人一開始要充實專業知識,中年再開始培養第二專長,迎接老齡化社會培養自己一輩子,如大師語錄,真正富有的人,外財與內財俱有,知識與信仰同重,接收與施捨並行,擁有與享有兼備。
慧傳法師提到佛教財富觀,彙整經典中財富的運用,應適當分配於謀生技能、日常家用、儲蓄習慣、合作投資、喜捨布施、廣植福田、友善知識。以星雲大師〈求財富祈願文〉為例,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平衡,求財富的目的不在於堆疊物質權勢,而是長養慈悲助人、廣結善緣之心。
慧傳法師說明佛光山辦理文化事業,如1977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歷年重新編修出版《阿含藏》、《禪藏》、《般若藏》、《唯識藏》、《本緣藏》;以僧伽教育、信眾教育、社會教育培養教育人才,社會福利慈善普及國際。佛光山的信念是要藉著佛教的力量,把苦難的娑婆世界建設成富樂的人間淨土。
佛光山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引言:「內在財富往往是累積外在財富的關鍵,EQ好的人懂得如何與人相處、與人溝通互動,就有機會廣結人緣、獲得財富」,闡述星雲大師幼年出家,寺院薰習黃金是毒蛇,貧窮是清高。某天無意聽到知客法師向信徒說,如果人人都貧窮,那極樂世界黃金鋪地誰來建設?當時不能理解,後來漸漸體會,自己可以清苦,但常住、社會必須富有;自己不要貪求,但是要讓大眾都要有錢。
「理財不是講投機一夕致富,而是管理人生,舉凡生活需求、照顧家庭、風險預防、老年照顧等面向都應該有所規劃,理財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林奇芬講師點出健康家庭收支4321分配法,「打理好自己的人生,個人做好理財,社會就富有了,理財的訣竅不是快速賺錢,而在於長期投資,存知識才能有財富。」
林奇芬認為年輕人一開始要充實專業知識,中年再開始培養第二專長,迎接老齡化社會培養自己一輩子,如大師語錄,真正富有的人,外財與內財俱有,知識與信仰同重,接收與施捨並行,擁有與享有兼備。
慧傳法師提到佛教財富觀,彙整經典中財富的運用,應適當分配於謀生技能、日常家用、儲蓄習慣、合作投資、喜捨布施、廣植福田、友善知識。以星雲大師〈求財富祈願文〉為例,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平衡,求財富的目的不在於堆疊物質權勢,而是長養慈悲助人、廣結善緣之心。
慧傳法師說明佛光山辦理文化事業,如1977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歷年重新編修出版《阿含藏》、《禪藏》、《般若藏》、《唯識藏》、《本緣藏》;以僧伽教育、信眾教育、社會教育培養教育人才,社會福利慈善普及國際。佛光山的信念是要藉著佛教的力量,把苦難的娑婆世界建設成富樂的人間淨土。
最新消息
沙巴禪凈中心佛學講座會 絲路上的犍陀羅
2022-06-24馬佛青到東禪寺學習直播 參訪東禪佛教學院
2022-06-24澳洲專業人士參加中天寺「舒解壓力、身心平衡」工作坊
2022-06-24遇見就是風景 森林浴奇妙之旅
2022-06-24三生有幸座談會 陪伴喪親者解開心中「結」
2022-06-24北市北督導線上研習 分享會務輔導及公關文宣
2022-06-24【星雲大師全集116】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3-3
2022-06-24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 許亞芬闡明「蛻變的蛹,如何化蝶」
2022-06-23覺誠法師拜訪巴基斯坦大使 落實共生吉祥好因緣理念
2022-06-23倫敦中譯英翻譯團隊慶四週年 妙光法師千里之外祝賀傳佳音
2022-06-2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