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研習營 依空法師暢談「快樂生命學」
2014-07-06
全國教師研習營7月5日,禮請美國西來大學執行董事依空法師暢談「快樂生
命學」。活潑幽默的講說人生真理「四大、五蘊、八苦」,以禪門公案、譬喻故事,彰顯佛教的義理,讓老師認識世間的真諦,傳授生命的真相,而離苦得樂就是人生目的。
佛教講八苦「生、老、病、死、五蘊熾盛苦、求不得苦、怨憎恚苦、愛別離苦」,人要懂得樂活、慢活;世間的快樂有變異性、有漏性、短暫性,容易從快樂轉變為痛苦。人生的四個階段,從生存、生活、生命、生死,而人命在呼吸之間,無常迅速。
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生命如空聚落,又如一口枯井,《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魚少水,斯有何樂?」依空法師談到,「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善友難遇。」,勉勵教師學習做自己的貴人。
《涅槃經》云:「知足第一富,健康第一貴,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他引用梁啟超的〈讀書與做人〉強調,生命是經驗的累積,閱讀知識性,專業性,以及與生命智慧有關係的佛學。藉由〈富翁與四夫人〉故事讓大家了解生命的真相,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二入即是理入、行入,四行即是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生活常會遇到外境的變化,人生能有轉境的功夫,轉小為大,轉貪為捨,轉瞋為喜,轉癡為智。還有,加上調禦的力行修持,調息、調食、調睡眠,像琴弦不緊不鬆。
依空法師指出,禪對人生的功能,淨化煩惱,認識自我,降伏妄心,明心見性,生死自在,生命才能達到究竟圓滿。
命學」。活潑幽默的講說人生真理「四大、五蘊、八苦」,以禪門公案、譬喻故事,彰顯佛教的義理,讓老師認識世間的真諦,傳授生命的真相,而離苦得樂就是人生目的。
佛教講八苦「生、老、病、死、五蘊熾盛苦、求不得苦、怨憎恚苦、愛別離苦」,人要懂得樂活、慢活;世間的快樂有變異性、有漏性、短暫性,容易從快樂轉變為痛苦。人生的四個階段,從生存、生活、生命、生死,而人命在呼吸之間,無常迅速。
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生命如空聚落,又如一口枯井,《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魚少水,斯有何樂?」依空法師談到,「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善友難遇。」,勉勵教師學習做自己的貴人。
《涅槃經》云:「知足第一富,健康第一貴,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他引用梁啟超的〈讀書與做人〉強調,生命是經驗的累積,閱讀知識性,專業性,以及與生命智慧有關係的佛學。藉由〈富翁與四夫人〉故事讓大家了解生命的真相,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二入即是理入、行入,四行即是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生活常會遇到外境的變化,人生能有轉境的功夫,轉小為大,轉貪為捨,轉瞋為喜,轉癡為智。還有,加上調禦的力行修持,調息、調食、調睡眠,像琴弦不緊不鬆。
依空法師指出,禪對人生的功能,淨化煩惱,認識自我,降伏妄心,明心見性,生死自在,生命才能達到究竟圓滿。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10】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15
2021-01-23法寶節傳溫馨 妙法寺送祝福
2021-01-22「好書分享」跨國英譯《人間佛教論文集》 促進東西方佛學研究交流
2021-01-22屏東講堂歲末迎春 佛粥饗眾揮毫送春聯
2021-01-22佛光人贈臘八粥 與陽明教養院結緣
2021-01-22福山寺慶法寶節 三萬佛粥暖人心
2021-01-22人間小廚巧思結緣 臘八粥傳承歡慶法寶節
2021-01-22萬份關懷 福國寺臘八粥分送溫暖
2021-01-22(無圖)疫情嚴峻 台東元宵遶境及炮炸寒單爺活動今年停辦
2021-01-22台東馬偕醫院防疫新措施,請民眾配合
2021-01-2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