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大招生傳承佛法 僧信同擔使命
2019-02-19
為弘揚佛法,接引度眾,2019年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暨佛光山叢林學院招生委員會,2月18日在佛光山蘭陽別院舉行。會議由安國寺監寺道祥法師主持,主委陳嘉隆、副主委周聰發、佛教叢林學院副院長覺軒法師等親臨指導。佛光山蘭陽別院住持覺來法師,提到這裡是大師弘法的起源地,肩負著傳承的責任,招生工作應列為第一要務;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暨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更以視訊轉達星雲大師關切之意,讓與會人員十分感動。
慈惠法師在視訊中提到,農曆春節剛過,萬物欣欣向榮,感謝道祥法師召集會議,讓出家法師和在家信徒一起招生,為全球300個道場延攬人才,尤其是國際人才的培養。大師希望在家、出家弟子一起努力。看到新春期間有逾150萬人次前來佛光山參觀,可了解佛光山需要更多人才。
主委陳嘉隆強調委員會的重要性:依大師的願心,讓組織更有凝聚力,以善巧方便的法門,讓我們努力去接引,因為世界神明聯誼,所以讓佛法走進宮廟,走向人群。希望在各種活動中,首先能接引的是佛光第二代青年。
會議中,覺軒法師表示,信仰關係著人生的定位和價值,以「短期出家修道會」、「六根心體驗」及「2-Month Monastic Program」全英文教育等活動,從虛擬世界融入真實生活體驗,強化信仰的力量。佛教學院學習課程,「行門」與「解門」並重,除學識課程、經典研讀之外,在日常作務上:如切菜、煮飯、知賓奉茶、叩鐘服務、獻燈祈福、攤位義賣等,都必須學習,也請叢林學院教師知玉法師、勝鬘書院教師知穎法師、學生知常法師及武亞飛同學心得報告,說出學佛改變人生歷程及對信仰的堅定毅力。
從分別院到佛光山,大家的心裡都有一個方向:「度化更多的青年。」極樂寺住持妙璋法師,認為現在年青人手裡只有手機,心中也只有手機,如何突破這道藩籬,就要靠智慧,也要靠耐心;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認為:因緣在轉變,曾幾何時招生成為今天重要的課題。別擔心,只要給人一點因緣,其實度人很簡單!」
在家居士蘇志明,第三次參加招生委員會,建議利用分會Line群組,將佛教學系的吸引力、未來人生方向,在群組披露、傳播,廣為宣傳,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招生委員鄭綉善回應:今天在宜蘭舉辦「北區招生委員會」會議,受到住持覺來法師盛情招待,有六星級豐盛午宴,又有喜氣伴手禮,把大家當作上賓招待,真是用心!在佛教系聽到同學的分享,心情好滿足喜悅,同學們小小年紀就有那麼多不同於一般人的體會,最後選擇佛教學系,他們多有福報!過去世跟佛教必定有很深的因緣,更感動的是慈惠法師透過視訊一再勉勵,期許大家為佛教的傳承,也為佛光山人才的培養,永續為招生積極付出一份心力。
會議在大師及惠師父頻頻關注中順利完成,招生是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有機緣就去介紹。北區招生會議是新春第一炮,有方向、有共識,共同肩負佛教傳承使命;道祥法師讚揚各分別院主管的用心,看到年輕人就想延攬,加入弘法行列,在家居士也應秉持「身未出家心已出家」的理念來度化群倫。
一行隨後到佛教學系參觀,由系主任郭朝順教授代表接待。為使招生委員更加了解佛教學系的教育特色,首先安排參觀教學環境,包含教室、佛堂、齋堂、大寮、自習室及圖書館。接著進行座談,由郭主任介紹就讀佛教學系的學習優勢,不僅獎學金豐厚,且系內有來自十餘個國家的學生,有利於國際交流。再者,能與佛光山事業體系接軌,畢業即就業。在「解行並重」的書院教育環境裡,讓同學畢業後擁有的不只是學歷,更培養了學力。
座談中有三位同學分享學習收穫。第一位是大二、來自香港的譚偉姬同學,表示很感謝佛光山提供的豐富資源,更有百萬興學功德主和全體佛光人的照顧,在這裡同學所學習的是與其他大學不一樣的品德思想教育,以及培養正向的價值觀。第二位是碩一英文組、來自吉爾吉斯的Aizhamal分享:「在佛教學系,讓我看見佛教在這裡是真實的行動,而不只是哲理或抽象的概念。」第三位是大一、來自義大利的Giulia則分享自己從最初水土不服,一直到能夠適應環境、跟上課業進度的過程中,持續受到生活老師及同學們的關心、照顧,成為她願意堅持下去的動力。最後,安排大家到校內的168步道賞櫻,為此行劃下美好的句點。
慈惠法師在視訊中提到,農曆春節剛過,萬物欣欣向榮,感謝道祥法師召集會議,讓出家法師和在家信徒一起招生,為全球300個道場延攬人才,尤其是國際人才的培養。大師希望在家、出家弟子一起努力。看到新春期間有逾150萬人次前來佛光山參觀,可了解佛光山需要更多人才。
主委陳嘉隆強調委員會的重要性:依大師的願心,讓組織更有凝聚力,以善巧方便的法門,讓我們努力去接引,因為世界神明聯誼,所以讓佛法走進宮廟,走向人群。希望在各種活動中,首先能接引的是佛光第二代青年。
會議中,覺軒法師表示,信仰關係著人生的定位和價值,以「短期出家修道會」、「六根心體驗」及「2-Month Monastic Program」全英文教育等活動,從虛擬世界融入真實生活體驗,強化信仰的力量。佛教學院學習課程,「行門」與「解門」並重,除學識課程、經典研讀之外,在日常作務上:如切菜、煮飯、知賓奉茶、叩鐘服務、獻燈祈福、攤位義賣等,都必須學習,也請叢林學院教師知玉法師、勝鬘書院教師知穎法師、學生知常法師及武亞飛同學心得報告,說出學佛改變人生歷程及對信仰的堅定毅力。
從分別院到佛光山,大家的心裡都有一個方向:「度化更多的青年。」極樂寺住持妙璋法師,認為現在年青人手裡只有手機,心中也只有手機,如何突破這道藩籬,就要靠智慧,也要靠耐心;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認為:因緣在轉變,曾幾何時招生成為今天重要的課題。別擔心,只要給人一點因緣,其實度人很簡單!」
在家居士蘇志明,第三次參加招生委員會,建議利用分會Line群組,將佛教學系的吸引力、未來人生方向,在群組披露、傳播,廣為宣傳,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招生委員鄭綉善回應:今天在宜蘭舉辦「北區招生委員會」會議,受到住持覺來法師盛情招待,有六星級豐盛午宴,又有喜氣伴手禮,把大家當作上賓招待,真是用心!在佛教系聽到同學的分享,心情好滿足喜悅,同學們小小年紀就有那麼多不同於一般人的體會,最後選擇佛教學系,他們多有福報!過去世跟佛教必定有很深的因緣,更感動的是慈惠法師透過視訊一再勉勵,期許大家為佛教的傳承,也為佛光山人才的培養,永續為招生積極付出一份心力。
會議在大師及惠師父頻頻關注中順利完成,招生是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有機緣就去介紹。北區招生會議是新春第一炮,有方向、有共識,共同肩負佛教傳承使命;道祥法師讚揚各分別院主管的用心,看到年輕人就想延攬,加入弘法行列,在家居士也應秉持「身未出家心已出家」的理念來度化群倫。
一行隨後到佛教學系參觀,由系主任郭朝順教授代表接待。為使招生委員更加了解佛教學系的教育特色,首先安排參觀教學環境,包含教室、佛堂、齋堂、大寮、自習室及圖書館。接著進行座談,由郭主任介紹就讀佛教學系的學習優勢,不僅獎學金豐厚,且系內有來自十餘個國家的學生,有利於國際交流。再者,能與佛光山事業體系接軌,畢業即就業。在「解行並重」的書院教育環境裡,讓同學畢業後擁有的不只是學歷,更培養了學力。
座談中有三位同學分享學習收穫。第一位是大二、來自香港的譚偉姬同學,表示很感謝佛光山提供的豐富資源,更有百萬興學功德主和全體佛光人的照顧,在這裡同學所學習的是與其他大學不一樣的品德思想教育,以及培養正向的價值觀。第二位是碩一英文組、來自吉爾吉斯的Aizhamal分享:「在佛教學系,讓我看見佛教在這裡是真實的行動,而不只是哲理或抽象的概念。」第三位是大一、來自義大利的Giulia則分享自己從最初水土不服,一直到能夠適應環境、跟上課業進度的過程中,持續受到生活老師及同學們的關心、照顧,成為她願意堅持下去的動力。最後,安排大家到校內的168步道賞櫻,為此行劃下美好的句點。
最新消息
普門寺孝道月法會 慧安法師勉眾心中要有佛法
2022-08-10普門寺孝道月 慧融法師勉眾要能遠離無明
2022-08-10澳門禪淨中心盂蘭盆會 三好四給孝親報恩
2022-08-10台北道場孝道月開示 滿益法師談觀世音菩薩何處尋
2022-08-10安國寺孝道月 滿益法師勉眾發願回向修持不間斷
2022-08-10妙淨法師受邀宿霧神學院授課 展現宗教融合
2022-08-10佛立門佛光人心中有佛 慈心走入社區小學
2022-08-10佛光山美東三道場聯辦梁皇 孝親報恩線上線下同步
2022-08-10奧克蘭大學佛光社團迎新會 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的人
2022-08-10「守護我的臂膀,向爸爸致意」 法寶寺慶祝父親節
2022-08-1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