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禪悅酥酡供眾 慧專法師日光寺分享新書
2020-06-21
「沉潛醞釀,啟發動力;不求速成,培養修件;養深積厚,等待因緣;豐富內涵,昇華心境;堪忍一切,成就心性。」佛光山日光寺6月14日邀請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主講「行單-珍珠瑪瑙下廚房」,分享在大寮(廚房)發心典座10年的修行歷程,及酥酡妙味的食譜,吸引逾200位信眾聽聞,體會如何將分秒必爭的大寮成為長養慈悲心、給人歡喜心的修行道場。
「金衣缽,銀客堂,珍珠瑪瑙下廚房」,古語道出廚房工作的神聖重要性。慧專法師以透過典座,融入佛法的10年歷程,完成《行單-珍珠瑪瑙下廚房》一書,分享自己在佛光山雲居樓大寮發心典座的點滴,從開菜單、採購、配菜、烹煮,到人員的分工、時間的掌握,在在都考驗著隨機應變能力;最後終能烹煮出三德六味的素齋供養大眾。法師強調,需具因果觀念、注重細節、信守承諾、修行態度等條件。全書以珍珠瑪瑙的能量與人相通,洋溢著佛法智慧的酥酡妙供。
「典座是一個離開文字,直入修行的法門。」善知識未必是人,往往是無言的食材,甚至面臨的事件,能給人啟發。法師引用明朝紫柏大師:「水在釜中,非火不能熱也;種在土中,非春不能生也;愚在心中,非學不能破也。」於身心歷練之時,精進、安忍,可以如理思惟,如理行持。
大寮,是一個需要深入水裡洗滌,點燃熱火燒煮的「水深火熱」之地,也是極易觸發眾生情緒之所;而清淨、柔軟、如法正是修行人調心的功課。若在揮動鍋鏟中,能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面對,往往能順利完成任務,供養大眾。慧專法師回憶佛陀紀念館開幕時,連續5天活動,要準備60萬個便當,面對工作人員不足需臨時調動,便當菜色品質、營養、衛生等均須做周全考量,不能敷衍行事,誠是一大考驗。
典座除了是發心的職務,也是勵志道心的一門修行。法師引用明朝紫柏大師《示廚》一文中所言:修行人之性命,實繫於廚中人之手,故廚中人三德不辨,六味不精,謂之牛頭阿旁,殺人無外。如三德辨,六味精,更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之心,率領六根四肢,如法辦造飲食,奉佛供僧者,謂之大慈悲菩薩,故曰:「三千諸佛皆出在廚中。」古來大德很多都是在廚房成就的。
法師分享道元禪師在《典座教訓》的「六種持心」:道心(宗教情操)、供養心(無私奉獻)、功夫心(改除陋習、放下執著)、喜心(歡喜之心)、老心(同理心)、大心(無差別心),做為自修目標。同時以紫柏大師的三德(清淨、柔軟、如法)、六味(淡、鹹、辛、酸、甘、苦)鼓勵大眾,從觀念上重視大寮工作的神聖,認真備辦六味俱佳的餐飲。
法師特別分享書中酥陀妙味菜色,炒豆包、熱炒紫甘藍、梅汁苦瓜、茼蒿豆腐球、回鍋高麗菜、豆腐、臘八粥等料理過程,並詮釋料理時的「火候」,如修行者對境煉心,根塵相對,做到「外不住相,內不動心」,此即真功夫。
本次講座由佛光山日光寺主辦,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東光明第一分會、日光第一分會共同承辦,台東區督導委員會及其他各分會協辦。
「金衣缽,銀客堂,珍珠瑪瑙下廚房」,古語道出廚房工作的神聖重要性。慧專法師以透過典座,融入佛法的10年歷程,完成《行單-珍珠瑪瑙下廚房》一書,分享自己在佛光山雲居樓大寮發心典座的點滴,從開菜單、採購、配菜、烹煮,到人員的分工、時間的掌握,在在都考驗著隨機應變能力;最後終能烹煮出三德六味的素齋供養大眾。法師強調,需具因果觀念、注重細節、信守承諾、修行態度等條件。全書以珍珠瑪瑙的能量與人相通,洋溢著佛法智慧的酥酡妙供。
「典座是一個離開文字,直入修行的法門。」善知識未必是人,往往是無言的食材,甚至面臨的事件,能給人啟發。法師引用明朝紫柏大師:「水在釜中,非火不能熱也;種在土中,非春不能生也;愚在心中,非學不能破也。」於身心歷練之時,精進、安忍,可以如理思惟,如理行持。
大寮,是一個需要深入水裡洗滌,點燃熱火燒煮的「水深火熱」之地,也是極易觸發眾生情緒之所;而清淨、柔軟、如法正是修行人調心的功課。若在揮動鍋鏟中,能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面對,往往能順利完成任務,供養大眾。慧專法師回憶佛陀紀念館開幕時,連續5天活動,要準備60萬個便當,面對工作人員不足需臨時調動,便當菜色品質、營養、衛生等均須做周全考量,不能敷衍行事,誠是一大考驗。
典座除了是發心的職務,也是勵志道心的一門修行。法師引用明朝紫柏大師《示廚》一文中所言:修行人之性命,實繫於廚中人之手,故廚中人三德不辨,六味不精,謂之牛頭阿旁,殺人無外。如三德辨,六味精,更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之心,率領六根四肢,如法辦造飲食,奉佛供僧者,謂之大慈悲菩薩,故曰:「三千諸佛皆出在廚中。」古來大德很多都是在廚房成就的。
法師分享道元禪師在《典座教訓》的「六種持心」:道心(宗教情操)、供養心(無私奉獻)、功夫心(改除陋習、放下執著)、喜心(歡喜之心)、老心(同理心)、大心(無差別心),做為自修目標。同時以紫柏大師的三德(清淨、柔軟、如法)、六味(淡、鹹、辛、酸、甘、苦)鼓勵大眾,從觀念上重視大寮工作的神聖,認真備辦六味俱佳的餐飲。
法師特別分享書中酥陀妙味菜色,炒豆包、熱炒紫甘藍、梅汁苦瓜、茼蒿豆腐球、回鍋高麗菜、豆腐、臘八粥等料理過程,並詮釋料理時的「火候」,如修行者對境煉心,根塵相對,做到「外不住相,內不動心」,此即真功夫。
本次講座由佛光山日光寺主辦,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東光明第一分會、日光第一分會共同承辦,台東區督導委員會及其他各分會協辦。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330
2021-01-18覺誠法師線上講座 談馬來西亞佛光山與人間佛教
2021-01-17福山寺佛化婚禮 曾楚淵與魏台欣締結良緣
2021-01-17用「彈性」面對疫情 雪梨佛光青年營開營
2021-01-17一社區一蓮花講座三義五穀宮開講 談養生之道
2021-01-17健走團體參訪南島佛光山
2021-01-17許文融「行願千里」紐西蘭二館開展 名家歎為觀止
2021-01-17三好歌曲傳唱五大洲 西澳代表勇奪佳績
2021-01-172021「三好歌曲」歌唱觀摩賽暨創作大賽 傳遞人間真善美
2021-01-17「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與寒冬包覆嬰兒的方式有關
2021-01-17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