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佛教的修行觀 見塔如見佛
2021-01-03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元月2日蒞臨佛光山宏法社如是說,超過100位信徒,進行一場佛陀紀念館修學的深度旅行。如常法師問學佛20年、30年、40年的聽者,清楚如何修行嗎?開始契入佛陀紀念館(以下簡稱佛館)的修學。因佛牙舍利及《長阿含經・遊行經》提到「見塔如見佛」,有了佛館的建設願景。
如常法師表示,佛館從內到外的建築設計,象徵佛教的歷史流傳;由外而內的參訪動線,如同悟道成佛過程。問道塔,除了是地標(旅客服務中心),問怎麼走,也意指找尋心靈的道路。在佛道上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如常法師提醒大家要清楚記得進道場的原因。佛法從恭敬中求,禮敬如同離境,由物質情感的世間,契入佛道出世間的精神信仰。
走在567米的成佛大道上,看見宏偉的佛光大佛和矗立兩旁的八塔,「哇!哇!哇!」地修行讚嘆法門。如常法師打趣地說,星雲大師怕弟子們忘了佛法,八塔的建築,讓弟子們走過一次、導覽一次、薰習一次,複習佛法,走進佛國,用在日常生活裡。八道塔於後,一教塔於前。修行從「八正道」開始,清楚明白因果義理,有正確的方向行為,語言要柔軟慈悲等。再說慈悲喜捨是「四給」,清淨身口意是「三好」,從人生幸福之道邁向成佛之道。
成佛大道三步一拜朝山淨化,世界神明聯誼接引六道群靈;萬人照相台37階,37道品修道總結;四十幅禪畫視覺度眾,種下佛緣;十八羅漢、八宗祖師,起菩提心,成就解脫之道;四聖塔象徵悲智願行。如常法師提到,修行要從「心」修,要內觀當下的起心動念。星雲大師尊重包容,慈悲生智慧,不捨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每日親赴工地以「身」建設佛館,佛館就是修行佛學法要之處。館長最後表示,學佛修佛要心甘情願,力行三好要堅持,慈悲與智慧的學習,就寫在佛陀紀念館裡。
如常法師表示,佛館從內到外的建築設計,象徵佛教的歷史流傳;由外而內的參訪動線,如同悟道成佛過程。問道塔,除了是地標(旅客服務中心),問怎麼走,也意指找尋心靈的道路。在佛道上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如常法師提醒大家要清楚記得進道場的原因。佛法從恭敬中求,禮敬如同離境,由物質情感的世間,契入佛道出世間的精神信仰。
走在567米的成佛大道上,看見宏偉的佛光大佛和矗立兩旁的八塔,「哇!哇!哇!」地修行讚嘆法門。如常法師打趣地說,星雲大師怕弟子們忘了佛法,八塔的建築,讓弟子們走過一次、導覽一次、薰習一次,複習佛法,走進佛國,用在日常生活裡。八道塔於後,一教塔於前。修行從「八正道」開始,清楚明白因果義理,有正確的方向行為,語言要柔軟慈悲等。再說慈悲喜捨是「四給」,清淨身口意是「三好」,從人生幸福之道邁向成佛之道。
成佛大道三步一拜朝山淨化,世界神明聯誼接引六道群靈;萬人照相台37階,37道品修道總結;四十幅禪畫視覺度眾,種下佛緣;十八羅漢、八宗祖師,起菩提心,成就解脫之道;四聖塔象徵悲智願行。如常法師提到,修行要從「心」修,要內觀當下的起心動念。星雲大師尊重包容,慈悲生智慧,不捨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每日親赴工地以「身」建設佛館,佛館就是修行佛學法要之處。館長最後表示,學佛修佛要心甘情願,力行三好要堅持,慈悲與智慧的學習,就寫在佛陀紀念館裡。
最新消息
蘭陽別院佛學講座 從《華嚴經》談生命中的種種覺悟經驗
2021-03-07爐香讚敲醒楊朝榮宿世因緣
2021-03-072021人間社攝影研習 立願捕捉善美瞬間
2021-03-072021三好校園計畫撰擬說明會中區場 實踐「善種子」品德素養
2021-03-07妙味愛心便當結歡喜緣 冼都分會愛心行
2021-03-07高齡90邵炎塗老居士 日日讀報不間斷
2021-03-07中市表揚百位經典女性 佛光人林香梨榮譽受獎
2021-03-07南台別院「幸福樂」兒童巡迴美展 呈現兒童多樣幸福視角
2021-03-07游象卿長者佛光山奉安 一生奉獻不遺餘力
2021-03-07會員新春聯誼 三好四給耕耘心田
2021-03-07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