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風破浪 均頭單車獨木舟之旅
2018-10-20
均頭國中10月18日舉辦日月潭文化體驗之旅,七年級師生一同環潭自行車及獨木舟體驗,並走入頭社泥炭土活盆地,了解在地生態及文化,帶著難忘的回憶與豐富的知識滿載而歸。
單車活動既環保又健康,在國內盛行已久,日月潭環潭自行車道更是享譽國際的單車路線。出發後,上百輛單車依序前進,甚為壯觀,剛好成了攝影愛好者捕捉的鏡頭。秋高氣爽,在林木蓊鬱的環潭自行車道上乘著風前進,飽覽沿途日月潭風光,師生莫不心曠神怡。
林澤夫、吳坤達由老師安排一起騎協力車,會騎車的林澤夫控制方向盤,不會騎車的吳坤達在後面幫忙踩踏板。剛開始默契不佳,常常騎到一半就停下來,經過不斷的溝通協調後,默契越來越好,越騎越有信心。另有一位同學則是跟著導師曹義宏騎協力車,女同學看了直呼畫面好有愛,很有父子的感覺。
頭社盆地海拔600餘公尺,原是一處淺湖,後來因泥沙淤積等因素,水潭慢慢消退形成泥炭土盆地。泥炭土是全世界最廣泛、最重要的有機質培養材料,早在18世紀就被應用在蔬菜及植物生產。頭社盆地擁有如此優質的地形和地質,可謂得天獨厚,同學們第一次見識到如跳床般,柔軟有彈性的地面,都覺得很新鮮,還有人伸手去探索泥炭土的感覺,頓時,像戴了雙黑色手套一樣。
獨木舟是日月潭邵族的傳統文化之一,從前邵族人為了謀生而製作獨木舟,因此,獨木舟不只在當地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也造就了水域活動的發展。同學們穿上安全裝備,由教練說明注意事項及規則,示範操作技巧之後,隨即展開獨木舟體驗。上船的搖晃感與路面不同,必須小組配合正確的動作,才能控制好獨木舟的方向與進退,初次接觸這項活動的同學都感到非常興奮,甚至打起水仗。
透過此體驗活動,同學們不但瞭解了日月潭「獨木舟」文化的由來,也從中充分體會如何透過彼此的合作來操作獨木舟。「如果當中有一人沒有划行,那另一個人就會很吃力。」賴品祐這麼說。劉承維體會到的則是同心協力很重要,若一人往前划,另一人往後划,那麼獨木舟就會停在原地,無法前進或後退。
校長劉素滿與董事會秘書李靆鎂也組成一隊下水體驗,劉校長表示,沒有想像中容易,從嘗試中慢慢掌握到訣竅後,開始體會湖光山色中悠遊的樂趣。
戶外體驗活動,是均頭「山野教育」的一環,讓同學們走進自然,欣賞日月潭的生態之美。看到楓樹及落羽松,因為季節之故,由綠漸轉為黃紅;看到水鳥在湖面展翅飛翔;看到猴子敏捷地在林間跳躍,更體驗了日月潭邵族傳統文化,是一趟豐富的自然文化之旅。杜睿繗有感而說:「這次的校外教學很不一樣,學校帶我們走進大自然,而不是到遊樂景點,讓我學習到很多自然環境的知識,我喜歡這樣的活動。」
單車活動既環保又健康,在國內盛行已久,日月潭環潭自行車道更是享譽國際的單車路線。出發後,上百輛單車依序前進,甚為壯觀,剛好成了攝影愛好者捕捉的鏡頭。秋高氣爽,在林木蓊鬱的環潭自行車道上乘著風前進,飽覽沿途日月潭風光,師生莫不心曠神怡。
林澤夫、吳坤達由老師安排一起騎協力車,會騎車的林澤夫控制方向盤,不會騎車的吳坤達在後面幫忙踩踏板。剛開始默契不佳,常常騎到一半就停下來,經過不斷的溝通協調後,默契越來越好,越騎越有信心。另有一位同學則是跟著導師曹義宏騎協力車,女同學看了直呼畫面好有愛,很有父子的感覺。
頭社盆地海拔600餘公尺,原是一處淺湖,後來因泥沙淤積等因素,水潭慢慢消退形成泥炭土盆地。泥炭土是全世界最廣泛、最重要的有機質培養材料,早在18世紀就被應用在蔬菜及植物生產。頭社盆地擁有如此優質的地形和地質,可謂得天獨厚,同學們第一次見識到如跳床般,柔軟有彈性的地面,都覺得很新鮮,還有人伸手去探索泥炭土的感覺,頓時,像戴了雙黑色手套一樣。
獨木舟是日月潭邵族的傳統文化之一,從前邵族人為了謀生而製作獨木舟,因此,獨木舟不只在當地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也造就了水域活動的發展。同學們穿上安全裝備,由教練說明注意事項及規則,示範操作技巧之後,隨即展開獨木舟體驗。上船的搖晃感與路面不同,必須小組配合正確的動作,才能控制好獨木舟的方向與進退,初次接觸這項活動的同學都感到非常興奮,甚至打起水仗。
透過此體驗活動,同學們不但瞭解了日月潭「獨木舟」文化的由來,也從中充分體會如何透過彼此的合作來操作獨木舟。「如果當中有一人沒有划行,那另一個人就會很吃力。」賴品祐這麼說。劉承維體會到的則是同心協力很重要,若一人往前划,另一人往後划,那麼獨木舟就會停在原地,無法前進或後退。
校長劉素滿與董事會秘書李靆鎂也組成一隊下水體驗,劉校長表示,沒有想像中容易,從嘗試中慢慢掌握到訣竅後,開始體會湖光山色中悠遊的樂趣。
戶外體驗活動,是均頭「山野教育」的一環,讓同學們走進自然,欣賞日月潭的生態之美。看到楓樹及落羽松,因為季節之故,由綠漸轉為黃紅;看到水鳥在湖面展翅飛翔;看到猴子敏捷地在林間跳躍,更體驗了日月潭邵族傳統文化,是一趟豐富的自然文化之旅。杜睿繗有感而說:「這次的校外教學很不一樣,學校帶我們走進大自然,而不是到遊樂景點,讓我學習到很多自然環境的知識,我喜歡這樣的活動。」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10】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15
2021-01-23法寶節傳溫馨 妙法寺送祝福
2021-01-22「好書分享」跨國英譯《人間佛教論文集》 促進東西方佛學研究交流
2021-01-22屏東講堂歲末迎春 佛粥饗眾揮毫送春聯
2021-01-22佛光人贈臘八粥 與陽明教養院結緣
2021-01-22福山寺慶法寶節 三萬佛粥暖人心
2021-01-22人間小廚巧思結緣 臘八粥傳承歡慶法寶節
2021-01-22萬份關懷 福國寺臘八粥分送溫暖
2021-01-22(無圖)疫情嚴峻 台東元宵遶境及炮炸寒單爺活動今年停辦
2021-01-22台東馬偕醫院防疫新措施,請民眾配合
2021-01-2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