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上博物館〕坪林茶業博物館 探索台茶文化的奧秘
2018-12-03
台灣茶業發展數百年歷程中,有一群茶職人,秉持著精益求精的信念默默耕耘,他們憑著千錘百鍊的經驗及世代傳承的智慧,窮盡畢生心力,找尋將片片茶葉化為甘醇茶湯的秘訣,他們彷彿擁有煉金術般的神秘魔法,能將茶葉淬鍊成金,這些茶職人,被稱之為「大鍊茶師」。
茶苗自清代引進台灣栽種至今,因應台灣特有的地形與氣侯,發展出不同的品種,而茶樹種植與培育的技術也愈加精進。展示場內可看到早期有關茶農與茶商所使用的生活及生財工具,例如茶包裝印章、古早茶葉秤、古早茶葉保溫籃、蓑衣、採茶簍等古樸懷舊。
現場藉由老舊黑白電視機播放《南進台灣》的紀錄片,呈現1930年至1940年代台灣當時的日常及民生景象,透過影片一睹當年製茶的蓬勃發展榮景。台灣茶歷經不同階段的發展,在技術上屢有改良與革新,隨著現代社會發展,台灣茶從經濟作物逐漸轉型成精緻生活的美好品味。汝窯有「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美譽,巨人的茶席,就有一色澤高雅,仿宋代汝窯瓷器的大茶壺和茶杯。看完製茶、喝茶之後,接著到地下室參觀世界茶文化之旅特展「共茗」。
茶苗自清代引進台灣栽種至今,因應台灣特有的地形與氣侯,發展出不同的品種,而茶樹種植與培育的技術也愈加精進。展示場內可看到早期有關茶農與茶商所使用的生活及生財工具,例如茶包裝印章、古早茶葉秤、古早茶葉保溫籃、蓑衣、採茶簍等古樸懷舊。
現場藉由老舊黑白電視機播放《南進台灣》的紀錄片,呈現1930年至1940年代台灣當時的日常及民生景象,透過影片一睹當年製茶的蓬勃發展榮景。台灣茶歷經不同階段的發展,在技術上屢有改良與革新,隨著現代社會發展,台灣茶從經濟作物逐漸轉型成精緻生活的美好品味。汝窯有「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美譽,巨人的茶席,就有一色澤高雅,仿宋代汝窯瓷器的大茶壺和茶杯。看完製茶、喝茶之後,接著到地下室參觀世界茶文化之旅特展「共茗」。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10】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15
2021-01-23法寶節傳溫馨 妙法寺送祝福
2021-01-22「好書分享」跨國英譯《人間佛教論文集》 促進東西方佛學研究交流
2021-01-22屏東講堂歲末迎春 佛粥饗眾揮毫送春聯
2021-01-22佛光人贈臘八粥 與陽明教養院結緣
2021-01-22福山寺慶法寶節 三萬佛粥暖人心
2021-01-22人間小廚巧思結緣 臘八粥傳承歡慶法寶節
2021-01-22萬份關懷 福國寺臘八粥分送溫暖
2021-01-22(無圖)疫情嚴峻 台東元宵遶境及炮炸寒單爺活動今年停辦
2021-01-22台東馬偕醫院防疫新措施,請民眾配合
2021-01-2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