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324
2021-01-08
對談專訪39
什麼是真理3-3
美國公共電視台《接近真理》節目遠距採訪
時間:2007年4月7日.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提問十二:請問輪迴有沒有一個終究的目標?人在生死輪迴中所要追求的是什麼?
大師:佛教分有世間及出世間法,世間法在輪迴裡不斷流轉。輪迴是無始無終的,不知何時開始,也不知何時結束。一旦脫離輪迴,跳脫三界,進入出世間法,那就是佛教說的不生不死的涅槃世界了。涅槃世界裡,沒有老死、沒有欲望、沒有痛苦,是一個安然的、自在的、輕鬆的世界。如同極樂淨土裡,沒有經濟問題、沒有交通事故、沒有男女汙染、沒有惡人陷害,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佛教徒透過參禪、念佛,漸漸地身心覺悟,沒有人我對待,就可以進入這個涅槃世界。
提問十三:這個答案非常有趣。說到人的心識,我們是不是應該維持自己所謂「個體的心識」,還是最終的目標,是融入一個比較整體、比較大的意識裡?
大師:一個人是一個個體,但是我們這個個體不能過於偏向自我主義,我好、我善良,我跟你們沒有關係,這種想法是不好的。要讓自己更好,就要融入大眾裡。好比溪水、湖水、江水、河水,最後流入大海裡,儘管海洋裡的水維持不變,但是溪水、湖水、江水、河水卻因此變得更廣闊了。所以把小我融入大我裡,自己於是成其大。
據說龍聽聞大乘佛法,搖首擺尾,歡喜而去,但一旁的蝦子、螃蟹卻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斷地揉眼睛。如同悟道的人,解脫了,超越了,而愚痴的人,不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還在娑婆世界裡迷糊度日。
提問十四:請問大師,對《接近真理》節目的觀眾及美國民眾,有什麼話要說?
大師: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人能擁有一期的生命是不容易的,應當好好把握。
美國人民具有高度的智慧,所以美國在今日世界上,無論是在科學、藝術或經濟上,都占領導地位。
我希望美國人好好地愛惜自己的國家,也珍惜自己今生能做一個美國人。不過,美國人一樣會有生老病死,有前生、今世、來世。所以,今生就要為來生鋪路,來生到什麼地方去呢?去了以後又怎麼回來?下輩子如何扮演更好的角色呢?祝福大家,謝謝。
記者:我覺得這些跨文化的對談是非常重要的,唯有透過把心打開來溝通,才能真正促進世界和平。絕不能因為信仰和文化不同就不溝通、不對話,而把這許多不同藏起來。所以我鼓勵宗教、科學、哲學之間,要常常對話,才能把相互之間的不同漸漸融和在一起。
大師:你說的很對!
【延伸閱讀】
涅槃
一般人講到「涅槃」,往往與死亡畫上等號,甚至連自殺或槍斃而死的人,也稱「涅槃」;即使是佛教人士,對於大德長老辭世,也常用「涅槃」來形容,實在曲解了「涅槃」的真義。涅槃不是死了以後叫做涅槃;活著、開悟,就叫做涅槃。涅槃它是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所謂「去一分無明,就得一分智慧;去十分無明,就得十分智慧」。
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覺,這就是涅槃。他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生命永恆無限的境界;但因身體尚有依報在,所以稱為「有餘依涅槃」。他八十歲時在娑羅雙樹下寂滅證入的是「無餘依涅槃」,此外五十年間行化各地,接應群機,過的是無著無染的「無住涅槃」生活;像這種住而不住,應化自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大涅槃」。
涅槃,不是舊有生命的結束,而是新生命的開始。涅槃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圓滿、永恆的生命,是超越時間和空間,不在生死中流轉,因此佛教的「三法印」裡,最後一個法印即是「涅槃寂靜」。當一個人證悟到「涅槃」境界,即代表他已經得到解脫自在。
試想,人活在世間上,為什麼不能自在?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不合己意,就不自在;吃飯時挑肥揀瘦,睡覺時輾轉反側,都是由於人心的貪瞋愚痴、種種煩惱妄想而讓我們不得自在。如果能體證世間實相,做得了自己的主人,便能處處自在無礙。
當然,涅槃境界也有深淺。
在佛教裡,二乘羅漢開悟證果,只是證到「有餘涅槃」,必須是大乘菩薩經過百千萬劫的修行,才能證得「無餘涅槃」。「有餘涅槃」表示還有一些世間依靠,如依於精神、心理,依於悟道、智慧;能到達「無餘涅槃」,就是一個慧日朗照虛空,似無依靠卻又光輝普照的平等世界。那是一個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的世界,是沒有生死的法身實相,也是最究竟圓滿的境界。
其實佛教裡面,有很多同義不同詞的名相,它只是為了解釋某一個佛法義理,形容某一種證悟的法界實相,所延伸出來的不同名稱。比方說:如來、寂滅、真如、自性、法身、實相、本體……其實都和涅槃、般若一樣,是同一個意義。這都是佛教的大德們,為了解釋一個人生圓滿的境界,用般若、實相、法身、理體來說明最高的境界是什麼、最高的涅槃是什麼。但是一些初學佛法的人,一下不容易進入佛法大海之中,聽到這許多名相,就生起了疑難,產生了疑惑、錯誤的解釋。
因此,人人要了解,涅槃不是死的意思,涅槃是一種圓滿,證悟法身,進入到一種沒有動盪、是非、好壞、對立,是不染一塵的寂滅境界,就像光照大千、胸懷法界一樣。所以,涅槃是生命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
什麼是真理3-3
美國公共電視台《接近真理》節目遠距採訪
時間:2007年4月7日.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提問十二:請問輪迴有沒有一個終究的目標?人在生死輪迴中所要追求的是什麼?
大師:佛教分有世間及出世間法,世間法在輪迴裡不斷流轉。輪迴是無始無終的,不知何時開始,也不知何時結束。一旦脫離輪迴,跳脫三界,進入出世間法,那就是佛教說的不生不死的涅槃世界了。涅槃世界裡,沒有老死、沒有欲望、沒有痛苦,是一個安然的、自在的、輕鬆的世界。如同極樂淨土裡,沒有經濟問題、沒有交通事故、沒有男女汙染、沒有惡人陷害,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佛教徒透過參禪、念佛,漸漸地身心覺悟,沒有人我對待,就可以進入這個涅槃世界。
提問十三:這個答案非常有趣。說到人的心識,我們是不是應該維持自己所謂「個體的心識」,還是最終的目標,是融入一個比較整體、比較大的意識裡?
大師:一個人是一個個體,但是我們這個個體不能過於偏向自我主義,我好、我善良,我跟你們沒有關係,這種想法是不好的。要讓自己更好,就要融入大眾裡。好比溪水、湖水、江水、河水,最後流入大海裡,儘管海洋裡的水維持不變,但是溪水、湖水、江水、河水卻因此變得更廣闊了。所以把小我融入大我裡,自己於是成其大。
據說龍聽聞大乘佛法,搖首擺尾,歡喜而去,但一旁的蝦子、螃蟹卻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斷地揉眼睛。如同悟道的人,解脫了,超越了,而愚痴的人,不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還在娑婆世界裡迷糊度日。
提問十四:請問大師,對《接近真理》節目的觀眾及美國民眾,有什麼話要說?
大師: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人能擁有一期的生命是不容易的,應當好好把握。
美國人民具有高度的智慧,所以美國在今日世界上,無論是在科學、藝術或經濟上,都占領導地位。
我希望美國人好好地愛惜自己的國家,也珍惜自己今生能做一個美國人。不過,美國人一樣會有生老病死,有前生、今世、來世。所以,今生就要為來生鋪路,來生到什麼地方去呢?去了以後又怎麼回來?下輩子如何扮演更好的角色呢?祝福大家,謝謝。
記者:我覺得這些跨文化的對談是非常重要的,唯有透過把心打開來溝通,才能真正促進世界和平。絕不能因為信仰和文化不同就不溝通、不對話,而把這許多不同藏起來。所以我鼓勵宗教、科學、哲學之間,要常常對話,才能把相互之間的不同漸漸融和在一起。
大師:你說的很對!
【延伸閱讀】
涅槃
一般人講到「涅槃」,往往與死亡畫上等號,甚至連自殺或槍斃而死的人,也稱「涅槃」;即使是佛教人士,對於大德長老辭世,也常用「涅槃」來形容,實在曲解了「涅槃」的真義。涅槃不是死了以後叫做涅槃;活著、開悟,就叫做涅槃。涅槃它是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所謂「去一分無明,就得一分智慧;去十分無明,就得十分智慧」。
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覺,這就是涅槃。他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生命永恆無限的境界;但因身體尚有依報在,所以稱為「有餘依涅槃」。他八十歲時在娑羅雙樹下寂滅證入的是「無餘依涅槃」,此外五十年間行化各地,接應群機,過的是無著無染的「無住涅槃」生活;像這種住而不住,應化自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大涅槃」。
涅槃,不是舊有生命的結束,而是新生命的開始。涅槃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圓滿、永恆的生命,是超越時間和空間,不在生死中流轉,因此佛教的「三法印」裡,最後一個法印即是「涅槃寂靜」。當一個人證悟到「涅槃」境界,即代表他已經得到解脫自在。
試想,人活在世間上,為什麼不能自在?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不合己意,就不自在;吃飯時挑肥揀瘦,睡覺時輾轉反側,都是由於人心的貪瞋愚痴、種種煩惱妄想而讓我們不得自在。如果能體證世間實相,做得了自己的主人,便能處處自在無礙。
當然,涅槃境界也有深淺。
在佛教裡,二乘羅漢開悟證果,只是證到「有餘涅槃」,必須是大乘菩薩經過百千萬劫的修行,才能證得「無餘涅槃」。「有餘涅槃」表示還有一些世間依靠,如依於精神、心理,依於悟道、智慧;能到達「無餘涅槃」,就是一個慧日朗照虛空,似無依靠卻又光輝普照的平等世界。那是一個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的世界,是沒有生死的法身實相,也是最究竟圓滿的境界。
其實佛教裡面,有很多同義不同詞的名相,它只是為了解釋某一個佛法義理,形容某一種證悟的法界實相,所延伸出來的不同名稱。比方說:如來、寂滅、真如、自性、法身、實相、本體……其實都和涅槃、般若一樣,是同一個意義。這都是佛教的大德們,為了解釋一個人生圓滿的境界,用般若、實相、法身、理體來說明最高的境界是什麼、最高的涅槃是什麼。但是一些初學佛法的人,一下不容易進入佛法大海之中,聽到這許多名相,就生起了疑難,產生了疑惑、錯誤的解釋。
因此,人人要了解,涅槃不是死的意思,涅槃是一種圓滿,證悟法身,進入到一種沒有動盪、是非、好壞、對立,是不染一塵的寂滅境界,就像光照大千、胸懷法界一樣。所以,涅槃是生命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
最新消息
蘭陽別院佛學講座 從《華嚴經》談生命中的種種覺悟經驗
2021-03-07爐香讚敲醒楊朝榮宿世因緣
2021-03-072021人間社攝影研習 立願捕捉善美瞬間
2021-03-072021三好校園計畫撰擬說明會中區場 實踐「善種子」品德素養
2021-03-07妙味愛心便當結歡喜緣 冼都分會愛心行
2021-03-07高齡90邵炎塗老居士 日日讀報不間斷
2021-03-07中市表揚百位經典女性 佛光人林香梨榮譽受獎
2021-03-07南台別院「幸福樂」兒童巡迴美展 呈現兒童多樣幸福視角
2021-03-07游象卿長者佛光山奉安 一生奉獻不遺餘力
2021-03-07會員新春聯誼 三好四給耕耘心田
2021-03-07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