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文融「行願千里」紐西蘭二館開展 名家歎為觀止
【人間社 心昇 基督城報導】2021-01-17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於2021年1月14日舉辦「行願千里─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隆重的開幕茶會,近150名紐西蘭大眾共襄盛舉,包括館長滿信法師、主任覺西法師、民族事務部官員Candy Wu Zhang、世界和平鐘紐西蘭代表 David Bolam-Smith夫婦、藝術家 Paul Deans、Penny Wright 、Leonore Ashby、Natalia Dybova、鋼琴師Ross James Mcdermott夫婦、PEETO 語言學校創辦人Partick O’conner、佛光緣之友Gayel Marquet、國際佛光會紐西蘭南島協會會長蕭文輝、協會幹部及紐西蘭大眾等。 隆重的剪綵儀式為活動拉開序幕,館長滿信法師致詞表示,在全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艱難時期,佛光緣美術展在社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社會帶來色彩、歡喜與希望。許文融老師把畢生的藝術精髓呈現於「行願千里」展出中,並把藝術作品做巡迴演出與各地藝術愛好者分享,在巡迴展出期間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展期和展品的運輸也面對了考驗。在經歷一年多波折重重的旅途,作品如今能夠完好地呈現在基督城大眾眼前,每一件作品蘊含著動人的故事,提升了展出意義和價值。 鋼琴師Ross James Mcdermott了解到許文融老師以線條作為作品的連結,對「行願千里」作品的藝術底蘊深感驚歎,當中充滿深厚的哲理。雕塑作品以千絲萬縷的線條呈現出物品的輪廓,再以小孩和牛的雕塑襯托出故事內容,缐與缐之間有著相聯關係,就像出席開幕式的大眾,彼此有著一定的因緣,才會聚在一起相會,成就今天的盛事。 佛光緣之友Gayel Marquet曾參與布展,她表示從「行願千里」的作品,可看出藝術家的藝術涵養和內容;從作品展櫃反映出巡迴展出過程及運輸的艱辛,再從布展看到每一位參與團員盡心盡力地付出,每一個情節敘述著動人的故事。她有幸見證這一場「驚世鉅作」的展出,希望也能感動到其它的觀賞者。 住持為大眾介紹展覽主題作品「行願千里」,以線條的流感巧妙地詮釋星雲大師的生平事跡,及行遍千山萬水、橫跨全球五大洲的弘法精神。許文融老師的作品不但呈現出東方藝術之美,更體現出佛法的禪定與智慧。 大眾在觀展時,對許文融老師的匠心鉅作感到非常驚歎。民族事務部官員Candy Wu Zhang為出席「行願千里」開幕式感到非常歡喜,尤其看到基督城不同族裔前來出席活動,感受到佛教的平和與慈悲。銅線藝術家Leonore Ashby為受邀出席開幕感到榮幸,感慨全球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藝術美學能夠為大眾注入正能量,為社會創造生機。Natalia Dybova是一名俄羅斯籍油畫家,欣喜見到許文融老師的另類油畫作品,令她大開眼界,相信這展出能夠促進東西方藝術文化交流。 館方為大眾準備豐盛的茶點,大眾度過了一個歡心愉悅的開幕茶會,並對「行願千里」留下深刻印象,表示還會回來觀展,也會邀請家人朋友前來欣賞這一場東方藝術饗宴。「行願千里」在紐西蘭二館展出從1月9日起至3月28日。
相關新聞
-
紐西蘭業餘畫家為道場作畫 呈現當地人文色彩
紐西蘭奧克蘭的業餘藝術家 Danny Lum,受到紐西蘭住持滿信法師的邀請,於1月13日至15日來到南島佛光山進行創作,繪畫道場的建築特色。 来自中國廣東的 Danny,自小喜愛繪畫,中學時經常閱讀藝術類書籍,以自學開創出獨特的水彩繪畫風格。他喜歡隨性創作,看到有特色的建築、景色或風俗民情,都會停下腳步寫生。Danny 尤其喜愛在陽光下作畫,透過光線讓畫作呈現輕快、細膩、透明、清新的感覺。十年前Danny 移居紐西蘭奧克蘭,兩個月前在兒子的帶領下接觸北島佛光山,畫作受到住持的賞識,邀請成為駐館藝術家,以畫筆為紐西蘭南北島佛光山的建築及人文留下紀錄。 Danny 表示,北島佛光山與南島佛光山的建築構造各具特色,讓他有不同的發揮空間。前者是中國傳統建築,構造多為弧形;後者是現代化建築,構造有許多線條。在得悉道場是以龍門石窟作為建設構思後,Danny 為此設計概念深感驚歎!北島佛光山空間大,Danny 大部分時候都在道場內作畫;南島佛光山面積較小,大部分時候都在道場外圍的公共區域進行繪畫,因而讓他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當地社會。作畫時,不時有路人前來探個究竟,讚賞他的畫作非常優秀,還有人與他合照留念! 雖然此行時間有限,對 Danny 而言卻是滿滿的驚喜與收穫。他感謝常住提供因緣,讓他以擅長技能為道場服務,也豐富了他的彩繪題材和閱歷。
-
台北市高職學生家長會聯合會 生命教育座談會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1月13日在台北道場8樓,為臺北市高職學生家長會聯合會舉辦「生命教育」座談會。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辦公室主任覺多法師、中華總會副祕書長有容法師、人間福報顧問陳世晉、北區協會會長周聰發,及高職家長聯合會總會長黃明德、北市信義區福德國小校長陳靜宜與關心教育之家長40餘人蒞臨與會。 藉由參觀台北道場各樓層,使一行人認識佛光山的多元弘法,分別至14樓大殿,了解寺院的建築藝術之美及寺院學校化的理念;10樓「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及佛光緣美術館的「花開四季-三昧堂精工戲偶新春特展」,令與會者讚歎不已。前往9樓人間衛視及5樓人間福報,了解佛光山的科技媒體弘法。 座談會開始,覺培法師致詞表示星雲大師著作等身,佛光山是以文化教育起家。家長們都很在意下一代的孩子,期待孩子看到世界、知道自己要學什麼。在網路時代,擔憂孩子不知道如何客觀選擇。更有些家長選擇學校不以升學率考量,而是以品德教育為優先選擇。法師進一步說明孩子需要瞭解生命教育,佛光會積極在校園推廣「生命教育十堂課」幫助孩子,也看到教育的功能。 主辦單位為使家長了解,身處現代的學子們不能與時事、外界脫節,特別邀請《人間福報》陳世晉顧問介紹「讀報教育」;而孩子們需要具備諸多未來的「能力」,如溝通、人際、領導等,由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張慧雯主任為大家分享如何透過參與公益、偏鄉服務來養成。 從「孟母三遷」可知學習環境的重要,學校如何具備「三好校園」的條件及相關評鑑辦法,邀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辦公室主任覺多法師說明;而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教育培訓組主任陳玟萍介紹「生命教育十堂課」,邀請生命教育講師到學校將正確觀念帶給學子們。 在座談會的最後,由覺培法師與黃明德總會長共同主持Q&A,多位家長也針對「星雲大師教育獎」及「生命教育十堂課」的申請等提出問題,進行互動交流。黃明德總會長表示,這場座談會令他非常感動,感謝佛光會,讓他看到這是一個多元的道場,也鼓勵家長會可將三好品德教育理念帶回各校,將善的種子推廣並茁壯。
-
馬德里青年辯論 碰撞思想火花
碰撞思想的火花,辨析親情的表達,為了培養青年團體合作,表達與思辨的能力,元月10日,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部西班牙馬德里分團以「親子教育方式」為題,舉辦線上辯論會,由輔導覺心法師、團長徐智達、副團長徐安琪等8人參與,馬德里佛光會會長池謙蓉、副會長葉朝朝等逾30位青年團員及佛光會會員齊聚zoom會議室,在青年們「唇槍舌戰」的背後,共同思索親子相處,家庭和順之道。 辯論雙方就親子教育分為慈愛組和嚴厲組。為了讓己方的觀點更能說服大眾,在辯手們分好小組之後,大家都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從己方立論依據到雙方理論的缺陷,預演可能就此展開的攻防。 辯論會當日,大家都勝券在握,慈愛組以愛的教育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過分的嚴厲會使孩子缺乏自信,為了逃避家長的責罰而變成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兩面派。嚴厲派則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為主軸,例舉禪宗的棒喝教育,以及溺愛導致孩子的放縱墮落。 最後經過大眾投票,慈愛組以微弱優勢取得勝利,然而在雙方四辯的思想碰撞中,所展現的並不少一時的口舌之快,而是努力探討親子教育的中道實相。 辯論結束之後,大家紛紛表達感想。特別是佛光會的家長們,看到辯論會上成熟自信的孩子都非常感動,並反思自己教育子女的方式。大家也共同表示,無論是慈愛還是嚴厲,都是父母在不同環境中愛的表現,父母和子女都在互相磨合中學習成長,只有「不落兩邊,貫徹中道」才能達到家庭和順、社會和諧的「五和」境界。
-
菲律賓文學獎得主Evasco發心為人間菩薩 歷年任英文讀書會召集人
菲律賓知名本土詩人、作家Marjorie Evasco博士,曾獲頗具盛譽的帕蘭卡文學獎(Palanca Hall of Fame),是德拉剎大學(De La Sall University)的教授,兼任拉剎大學和西利曼(Siliman University)的菲律賓作家寫作坊(National Writer's Workshop)的發起人和指導老師,經常受邀為文學獎評委和論文發表的與談人。自2012開始,她發心為「人間佛教讀書會英文分會」召集人,舉辦無數次「集思廣益系列講座」(Gathering Minds),邀請知名文學家、藝術家、學者分享。2017年,Evasco博士曾受邀於佛光山香港道場講述「談佛陀的本懷之佛教文學」。她也主持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的校長論壇。 Evasco博士回憶與佛光山道場的因緣,大概近十年前,同是詩人、作家朋友Victor Jose Penaranda先生邀請她來佛光山萬年寺滴水坊用餐。她開始喜歡上素食,而後也參觀了萬年寺,並進一步認識人間佛教、佛光山和星雲大師。她閱讀了禪詩之後,很受鼓舞,也希望自己的筆能寫出人間的真善美。 在這之前,她讀研究所的時候,有讀過佛陀的故事,雖然當時心裡會有些疑問,但她相信「我們所閱讀的,必會在心底反響」。她常出國,而佛像總讓她有一種熟悉感,她覺得莫非是前世的宿緣。 Evasco博士感覺佛寺在向她招手,而她之前還未準備好。在萬年寺大殿外,有信眾穿著海青,向她走過來,那溫暖的微笑彷彿又是佛陀的呼喚,她隨即歸隊進入佛殿,原來是心定和尚為大眾授三皈五戒。從此,Evasco博士也會參加萬年寺的法會,讀經文、閱讀大師著作,把大師的書推薦給作家朋友,讓他們在英文報刊分享閱讀心得。 Evasco博士加入了佛光山的大家庭,更發心發願為人間菩薩,學習星雲大師的教誨,把人間佛教落實於生活中。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常鼓勵她深入研究人間佛教,並藉由學者之間的互相探討提昇自我。 她見證了光明大學第一批學生,如何在四年的歲月裡翻轉他們的人生。她讚嘆現在的學校都著重於科學和商業方面發展,而佛光山的光明大學卻對藝術、生活教育特別重視,最重要的還提供學生全免的完整教育,包括生活的照顧。Evasco博士認為光明大學結合藝術與人間佛教,比一般知識性的教育較為高一層,是屬於心靈與精神的教育。 她與星雲大師的緣份真不淺,曾經在某次台灣書展驚喜巧遇大師。接下來她聆聽過星雲大師開示關於「佛教的女性觀」,大師對眾生的平等觀,致力於女眾地位的提昇,使她對大師更生有一種敬重心。 疫情期間,Evasco博士為醫生舉辦寫作創作室,希望他們把前線感動的故事寫出來,增添人間的正向能量,給人信心與希望。
覺誠法師線上講座 談馬來西亞佛光山與人間佛教
2021-01-17福山寺佛化婚禮 曾楚淵與魏台欣締結良緣
2021-01-17用「彈性」面對疫情 雪梨佛光青年營開營
2021-01-17一社區一蓮花講座三義五穀宮開講 談養生之道
2021-01-17健走團體參訪南島佛光山
2021-01-17許文融「行願千里」紐西蘭二館開展 名家歎為觀止
2021-01-17三好歌曲傳唱五大洲 西澳代表勇奪佳績
2021-01-172021「三好歌曲」歌唱觀摩賽暨創作大賽 傳遞人間真善美
2021-01-17「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與寒冬包覆嬰兒的方式有關
2021-01-17國光讀報創先鋒 看見孩子創意成長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