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法社生活動中禪 一日修持學習體察六根
【人間社 黃惠雯 頭份報導】2022-08-08佛光山宏法社8月7日舉辦一年一次的一日禪,安排動中禪、慢步經行、立禪、坐禪,及咖啡禪等課程,近40名的精進菩薩,體察六根,尋找生活中的禪機。 宏法社監寺妙林法師表示,帶大家到河濱公園聆聽大自然原來的音聲,進而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覺醒六根,享受當下的美好,忘卻生活中的煩惱瑣事。 原本已報名參加卻因為臨時有任務而向隅的,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桃竹苗區協會長林依潔,特地趕回勉勵大家把握每次的因緣,一念靜定勝過無限的布施。 咖啡老師鄭麗君說,咖啡的香醇是來自無數人共同創造的奇蹟,七年長成咖啡樹,一年結果,再加上日晒時間、烘焙程度、手沖方式,形成不同的味道,所以品味咖啡時,應懷有無限感恩的心。 蘇一杏分享,原本擔心戶外很熱,意外地發現場地清涼幽靜,禪坐時又有蟬鳴相伴,心裡漸漸沉澱自在,融入大自然,讓自己身心舒展,收穫滿滿。 膝蓋痛了半年的黎陳瑞美,原本害怕參加,在師父的鼓勵下嘗試,很高興地分享說:「因為專注動中禪,我的膝蓋在當下是不痛的。」 將升國中三年級的黎庭睿,和爸爸、奶奶、弟弟一同參加,他說:「很喜歡今天的每個環節,對慢步經行最有感覺,可以訓練平衡感,穩住情緒,用在讀書上,一天念一點,積少成多,一定有展現自己能力的時候。」他還提及,吃到美味的午餐,感謝大寮佛光人的辛勞,也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心平氣和的不受外務干擾。
相關新聞
-
心保和尚普賢寺法音宣流 以念佛三昧得大自在
佛經云:「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12月15日於普賢寺2021彌陀法會第八支香主法後,為眾開示,以念佛為解脫法門,精勤修持念佛三昧,一心不亂而得大自在。 釋迦牟尼佛尚是太子時,親睹世間 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有所覺悟,乃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佛陀認為修行較重要,做國王不重要;一般人則是背道而馳。因此世間要有正見,實不容易。若無法解決生死問題,累生累劫都將隨此煩惱流轉,即使做了國王,擁有富貴、權力,那又如何呢!富貴帶不走,權力也帶不走。 念佛修行就是要解脫,很多人都知道念佛很好,念佛就是修行,可以度生老病死。但捫心自問,自己最清楚,「年紀大了,佛號可以度你的老苦嗎?甚至佛號可以度你的病苦、死苦?」這是很實際的問題,不論生老病死,念佛可以度煩惱,讓貪瞋癡不見,如果有辦法做得到,這就靠平常念佛修行的法門能否深入!有的人只是聲音在念佛,嘴巴在念佛,「有口無心」的唸,生死一到,還是手忙腳亂,所以念佛確實要死心塌地的、深入的唸。 心保和尚繼而闡說參禪念佛法門,參誰在念佛,老實念佛、一心念佛,成就念佛三昧,從念佛法門成就禪定,則「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如果只有淨土而沒有禪,還是可以「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並類舉王打鐵念佛往生的故事,「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念佛唸得自在,而且往生自知時至。 一般人大都執著四大、五蘊為實有,心保和尚以四念處觀「心念處–觀心無常」曉諭眾人,世間一切諸法,包括念頭、感受、想法,皆是剎那緣起生滅。當恪遵佛陀五蘊皆空、無常、無我的教法,洞悉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的假法,而安立在無住的空性中,貪瞋痴煩惱不生,從苦解脫,獲大自在。 「我不能一下子老實念佛!」心保和尚提策眾人,利用時間念佛,有空就念佛,心心念念都是阿彌佛陀,生起信心,與阿彌佛陀的願心、菩提心相應,自然在生死大海中找到慈航普渡,有了方向與目標。「輪迴路險,要好好珍惜一期一會的因緣,否則,下一輩子就很難說。好!我們繼續念佛。」跟隨著心保和尚,阿彌佛陀聖號相續不斷。
-
福岡人抄寫心經 回向二十年的感恩與感動
福岡佛光山自星雲大師在2001年11月11日落成,由慈惠法師開始、至永中法師等人的耕耘,在國際佛光會日本地區協會佛光人的護持下,將人間佛教在福岡作為撫慰人心的慧命之家。 監寺如愷法師於2021年11月11日帶領寺院住眾及佛光會會員、會友齊聚殿堂,20餘名護法以感恩心抄寫《般若心經》並一同回顧過去的點點滴滴。為了慶祝20週年活動,如愷法師邀請國際佛光會東京協會西原祐一督導透過線上分享建寺歷程。過去在大師的指導下從「福岡佛光緣」逐一更名爲「福岡佛光山寺」的點點滴滴,如愷法師也說到除了感謝過去20年在督導、會長及大眾的護持努力下所創建,未來的發展掌握在現場每一位手裡,如同大師所說「我們都在寫歷史」。 一筆一畫抄寫心經,許多會員是首次參與。許晶華師姐表示,這樣的修持活動讓她對佛法的歡喜感動有了更深的感受。此次以抄經回顧過去,先前的靜坐彷彿是回歸開創初期,靜心沈潛,調整自我等待因緣。抄寫的過程就像福岡在地的弘揚,大家把握每一筆,珍惜之餘更多了份法喜的精進。如愷法師最後以真空生妙有與大眾開示,金碧峰禪師在看見自己的起心動念及執著妄想後立刻轉念斷除,法師也分享自己的體驗,只有除開心中執著罣礙,才能放入更好的弘法動力。 一場抄經,是修持,是沉潛,是精進,是放下。修持更多的智慧資糧,沉潛內心的急躁慌亂,精進發願的回寺落實,放下過去的既有成見。大家面上的法喜,是對佛陀最大感恩。2012年承擔協會會長的吉澤浩毅表示,抄經活動實屬難得,希望將這份功德回向給過去在如來家業上開疆闢土的菩薩及現在共創因緣的諸上善人。
-
溫哥華佛光人精進修道 居家一日線上修持
溫哥華佛光山在11月7日於線上舉行修道會,計有55人在雲端共同居家一日精進修持,包含動中禪、禪淨共修、大師開示、禪修、持咒,以及Q&A叮嚀等,希望大家在疫情的生活中,能有一個收攝身心,專注修持的機緣。 溫哥華佛光山住持覺初法師帶領動中禪及禪修課程,以天台的「六氣治病法」,教導大眾如何調身、調息、調心,並分別說明智者大師的「風、喘、氣、息」調息法及六種呼吸分類法,包含散亂息、段練息、微細息、規律息、毛孔息、世界息;最後引導大家「放鬆禪」及「數息法」,讓大家身心安然靜住。 因適迎藥師佛聖誕及彌陀聖誕將屆,因此安排「禪淨共修」及「持藥師咒」兩支香別,由法師帶領與會者在線上共修。 在「大師開示」中,播放星雲大師《僧事百講》「禪淨共修」的影片,讓大眾明白禪門與淨土法門在中國的弘傳,以及如何圓融禪門與淨土念佛的修持。最後由覺初法師主持Q&A及心得分享。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協會督導長王浦分享,修道會時間安排順暢,每支香別休息15分鐘,不會令人緊張。督導連漪分享,難得能有一天放下萬緣,同修也護持準備午齋,非常享受於能有這樣專注於當下的修持。 國際佛光會溫哥華高貴林分會會長黃美珍分享,修持安排很創新、很有次第,六氣治病法可以落實在生活中,尤其大師開示的「禪淨共修」,很適合在家弟子的需求。國際佛光會溫哥華列治文第一分會陳寶珊分會長分享:「感謝自己可以成為眾中之一,疫情開始後,有很多無形的壓力,但每一個活動下來都因為大眾的力量,而讓我感到歡喜,也記得大師提過,要以歡喜心來面對所有的事物。」 阮少民分享,第一次參與線上修持,感動於星雲大師的「禪淨共修」影片開示,他說:「雖然影片在網上也可以搜尋到,但與大眾一起看的覺受是不一樣的,還有大師祈願文的慈悲、誠心,讓我深感其慈悲。」 「如何福慧雙修?放鬆禪是用意念觀想嗎?止的時候要觀什麼?疫情期間,發覺職場的主管也多了同理心,佛弟子如何增長同理心及慈悲心?」學員紛紛提問。覺初法師一一回答,並叮嚀囑咐大家在疫情的生活中更是要善調身心。
-
馬德里第五分會抄經 回向疫情平息
抄經將心靜、祈願解疫情,雖然因為疫情的阻隔,信眾們很難在道場禮佛祝禱,但是藉由科技的進步,大眾可以在線上共修,因此國際佛光會西班牙馬德里協會第五分會從2019年至今,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舉辦線上抄經修持,並恭讀星雲大師著〈為新型肺炎疫情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回向疫情平息。累計逾50次抄經共修,參加人數超過一千人次。 11月5日,農曆十月初一,臨近藥師誕,積福禮佛時,分會長盧秀帶領會員,抄寫《心經》,祈願消災延壽常歡慶,增福進德大地春。 打開zoom會議室,沒有世俗的散心雜話,大家已經換上海青、縵衣或佛光會會服,安坐桌前。大眾合十諷誦《般若心經》之後,拿起毛筆,認真描摹俊逸的楷體經文,不論是否有書法基礎,不論速度的緩急,大家都以一片虔誠的心念,專注在當下,入文字三昧,一筆一畫合和成字,一字一句闡揚法義,一人一經善緣匯集,一師一道共成菩提。 抄完經文,大家都法喜充滿,如雨滌去世俗塵囂,如蝶破開縛體繭蛹,如月照亮無邊暗夜,在一片澄澈之中,大眾恭讀大師著〈為新型肺炎疫情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並將功德回向,希望疫情早日平息,大家能走出困境,開創未來的喜樂人生。
銀光閃閃團圓日 蘭陽仁愛之家「高歌一夏」慶佳節
2022-08-12無私奉獻音樂教學 頭份佛光合唱團老師林月嬌辭世
2022-08-12大師韓文版著作《佛法真義2》刊行出版
2022-08-12台北道場孝道月開示 慧融法師闡釋永脫輪迴法要
2022-08-12普門寺孝道月 滿益法師勉眾要發菩提心
2022-08-12新加坡佛光山歡慶國慶日
2022-08-12菲律賓作家Bea在主流社會大報提倡素食
2022-08-12墨跡上的經典 時間凝固成一部部經文
2022-08-12萬年寺三日素食工作坊 杜拜的廚師親自教授
2022-08-12【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9-6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