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成功舉辦
【人間社 徐沐玥 揚州報導】2023-11-2811月25日至26日,首屆「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在揚州市鑑真圖書館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哲學史學會指導,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揚州大學哲學系、鑑真圖書館‧揚州文化書院承辦,並得到了武漢大學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文明互鑒研究中心等合辦單位的大力支持。 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鑑真圖書館館長賴永海、佛光祖庭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揚州大學人文社科處副處長問筱平、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李慶鈞分別致歡迎詞。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張文江、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吳根友、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方旭東圍繞「文明互鑑」的主題,分別從古典學、佛學、人文價值關懷、儒學四個視角作了主旨發言。 論壇邀請中國大陸全國高校、研究院所近30名青年專家、學者參會。與會者報告內容涉及印度文明與周邊文明的互動、民國佛教中國化、明清中外哲學思想交流等諸多領域,聚焦於不同文明間對話互通、流變關係的思考。每場論文發表,與會學者們都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在交流碰撞中凝聚共識、拓寬視野。 本屆「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緊扣「復歸人本,內覺詣道」的主題,體現了人類文明多采、平等、包容、交流的特徵,凸顯了人文學術研究的價值向度與現實關懷,充分彰顯文明交流互鑑對於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意義。 會議閉幕式,張文江、方旭東就會議內容做精采的學術總結。與會嘉賓共同期待「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這個平台,能夠繼續發揮推動高品質回歸人本的人文研究,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相關新聞
-
光明大學啦啦隊赴日參賽 世界啦啦隊錦標賽獲佳績
菲律賓佛光山光明大學啦啦隊受到啦啦隊世界總會菲律賓協會邀請,11月23日赴日本群馬縣高崎市,代表菲律賓前往日本參加「第11屆世界啦啦隊錦標賽」。會中有來自日本、中華台北、韓國、新加坡、德國、玻利維亞(Bolivia)、厄瓜多(Ecuador)等19個國家地區參賽,展開精采的世界選手選拔賽。 光明大學啦啦隊甫於今年3月成立, 由舞蹈班、籃球隊的學生組成,在毫無比賽的經驗下,接受第11屆世界啦啦隊大會邀請,勇闖日本參賽,運動精神可嘉。 佛光山光明大學代表菲律賓赴日參加世界啦啦隊錦標賽成績輝煌,參加六項比賽就有四項得名。在25日賽程中,高級組啦啦隊小團體選拔僅次地主國日本隊、中華台北隊,榮獲高級組啦啦隊小團體混合第三名、高級組啦啦隊舞蹈雙人組第四名;26日的總決賽中高級組城市舞蹈雙人第三名、高級組啦啦隊舞蹈團體第三名,以及高級組城市舞蹈團體賽第二名,此亮眼成績令人振奮。 教練Pio Opinaldo表示,這次參賽讓他們學習並觀摩各個國家表演的風格和技巧,更歡喜的是與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隊伍交流,看到各種不同風格的表演,讓成員更開放與包容,從中獲得了許多靈感和啟發,不僅豐富了啦啦隊技術,也更深刻地感受道國際間的友誼和合作是很珍貴的。 佛光山菲律賓教區總住持永光法師師對於佛光好苗子冒險精神和勇氣表示贊許,肯定隊員熱情表現,勉勵大家注重團隊凝聚力、放鬆心情,重點不在名次,而是當下在每一環節盡心盡力。 隊長Wynvel Anguren,衷心地感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是大師的智慧和慈悲立下好苗子計畫,才能讓他們有機會在啦啦隊的領域茁壯成長,更要感謝星雲大師翻轉菲律賓青年的生命,給予青年亮麗舞台。謝謝永光法師的教導,如何團結合作、努力奮鬥,並將他們的熱情注入每一個動作之中。這次前來日本參加第11屆世界啦啦隊錦標賽,是緬懷星雲大師的感恩之旅。 日本佛光山法水寺住持滿潤法師,帶領著在地的信眾及大和協會會員,前往會場為隊員們加油鼓勵,讓隊員們備感溫馨,更感受到走到世界的每個地方都有佛光人的溫情與關懷。 第11屆啦啦隊世界選手選拔賽在26日圓滿落幕,光明大學啦啦隊初試啼聲即獲得很好的成績,這是回饋大師培育之恩的最佳展現。
-
人間大學新馬分校結業禮 700人齊聚新馬寺展才華
佛光山人間大學新馬分校聯合結業禮,11月25日於佛光山新馬寺舉行。700名學員與家人齊聚大雄寶殿,觀賞及見證學員全年才藝成果展。另一方面,靜態成果則以書法、水墨、兒童彩墨畫展等,於佛光山新馬寺展館呈現。 佛光山新馬寺住持如彬法師受邀開示時宣佈佛光山新馬寺來年將開辦逾50堂課程,任民眾選讀,歡迎全家大小一起參加,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住持指出佛光山以教育為主,首要教育我們的心,就得從家庭做起,社會問題即可克服。住持舉例環保教育課題,垃圾分類,電池回收等,有待家庭、學校、社區等民間力量的結合,進行徹底教育,大馬社會才會進步,才跟得上2050年世界凈零排放的腳步。讓大自然變得更好,環保教育是未來佛光山新馬寺首要重視的。 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南馬協會會長林培傳於結業禮上致詞時表示,人間佛教就是要服務社會及大眾。他舉例自己因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音聲弘揚佛法的感召,今年也加入了佛光合唱團,從課程中竟然發掘了自己的潛力,也學習心胸開闊,上課也是建立友誼的最好活動。 一場結合佛法、歌聲、舞藝、才藝、武術、詩歌朗誦及集體創作等元素,精彩呈現於舞台的人間大學新馬分校結業禮,由始至終歌樂音聲不斷,掌聲喝彩聲不停歇。表演者年齡介於最小7歲至最長的松鶴學員80歲,是一場沒有年齡界限,才華不拘一格的精彩演出。其中50位松鶴學苑學員馬來民謠串燒曲的壓軸演出,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民謠,唱出了松鶴班的青春洋溢,也帶動全場的喜悅心情! 逾50名週五佛學班小菩薩,以最真誠的童聲齊聲朗誦及唱出〈歌頌偉大師公〉及〈星雲頌〉時,感動全場!住持也感動的及時上台表揚孩子們的努力,呈現出團結和諧的音聲,是佛光人的楷模。 週五佛學班導師鐘秀鳳分享,八周以來老師們不斷講解師公為世界所做的貢獻,小菩薩們果真每一次練唱,都懷著崇敬師公的心意認真練習。現場演出是超出水準的,站在台下的老師們無不感動!她認為是集體創作的成果,也是大家太想念師公了! 2024年佛光山人間大學新馬分校課程網絡報名,即日起受理,課程分四大類別,包括人間佛教、人文藝術、音樂律動、兒童潛能開發。
-
潮州好苗子幸福學堂 暖暖開課
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教育培養人才」的精神,佛光山潮州講堂於11月25日「好苗子幸福學堂」開課。潮昇、光華、溪北國小總計21名學童,在潮昇國小林群智校長、潮州人間大學張櫻娟老師、潮州第一督導區巫岱鐘、林怡和督導及伴讀輔導義工的見證下展開學習歷程。學童們利用課餘時間提升學習動力,將三好、四給落實於生活中,培養良好品格。 「慈悲偉大的佛陀,祈求您讓每一個孩子的童年,充滿了天空中燦爛的星星……」由林群智帶領恭讀星雲大師〈為兒童祈願文〉。輔導法師引領學員至佛前獻燈、發願,祈願新學期的開始,大家要好好學習,成為一位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善念的三好兒童。典禮中也頒發感謝狀,感謝伴讀輔導的師資群及默默在身邊守護的義工。 巫岱鐘指出,一棵樹木的成長需有陽光、水分、土壤。而幼苗如何能快快的長成,需有一個肥沃的地方。星雲大師所創辦的「好苗子幸福學堂」就是一個學習正知、正見的好地方。樹木茁壯後除可供路人乘涼、休息,其最重要的目的是開花結果,開出一棵棵的好苗子,以後能當國家的棟梁、國家的支柱、造福人群。古代孟母用心替孩提時的孟子找一個能好好學習、成長的地方,而潮州講堂就是一個好地方,大家要好好的安住在這邊學習。 林群智校長表示,謝謝佛光山提供這麼棒的資源,每一年都非常期待好苗子的開課。孩子們很有福報,能夠來潮州講堂學習,也勉勵同學要準時、認真的參加各項課程,因為這些學習,將會變成成長過程的養分。 好苗子幸福學堂本期有三位兄妹一起來共學,也有「學長」介紹同學一起來加入這溫馨大家庭的。幸福學堂除了協助課業上加強的輔導外,也安排了佛門禮儀、禪修、禮佛、出坡及兒童捏塑等豐富多元的課程,希望孩子們從小在「三好」的環境下學習與成長。
-
佛大攜手綠色冀泉社會企業 成就學生植下宜蘭終身樹緣
佛光山佛光大學歷年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持續推動校園植樹活動,被評比為世界綠色大學之生態大學。11月23日結合綠色冀泉社會企業,鼓勵百餘位佛光大學一、二年級學生,親手於校園種植台灣國寶樹–毛柿,與宜蘭連結「終身樹緣」;透過「綠色大學推廣」、「永續發展目標」與「生命教育」的校園植樹活動,共同建構生態永續大學的標誌。 本次校園植樹活動,獲社會企業綠色冀泉創辦人陳宇華執行長大力支持,贊助該校近百餘株毛柿樹苗,全力促成佛大學生與宜蘭土地結緣。從2020年起,陳宇華每年皆協助佛大推動淨零減碳的「樹經濟」,是該校推動植樹活動的重要推手。 針對此次活動,校長何卓飛表示,正如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植樹就是做好事,為地球續命;植樹亦是與生命說好話,為永續校園存好心。提及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於學校8月份師生共識營開示,期望師生透過植樹建立與宜蘭的連結,並凝聚對佛光大學的認同。 總務長蔡明達提到,佛光大學為國際綠色大學,是全球85個國家、1050所大學經由評比,台灣30所大學入榜排名之一。感謝綠色冀泉企業連續3年響應學校永續校園活動,更感謝佛光大學園藝組成員與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促成該校成為「好山、好水,生活好逍遙」的溫馨校園。 學務長許鶴齡從生命教育的觀點表示,種樹不僅是百年樹人的工程,更是體悟生命教育的實踐活動,學生更應透過對環境教育的關心,將健康、生命關懷、生態永續等概念,植入到自己的心田,讓自己與佛光大學、宜蘭與台灣這塊土地,展開生命的理解與連結。 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外國語文學系和未來與樂活產業學院為主的百餘學生,共同於佛光大學德香樓與圖書館前的坡地,親手種下毛柿樹苗。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周鴻騰老師,介紹由綠色冀泉所設計的「加樹APP」行動工具,提供種樹學生透過衛星定位自己所種的樹,追蹤後續成長的狀況。 來自馬來西亞,就讀傳播系大學一年級的鄭勳澤,在坡地上種下3株樹苗,表示,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種樹,覺得有趣,希望自己種下的樹,未來可以讓學弟妹們乘涼,讓環境變得更好,讓學校成為更美麗的綠色校園。 活動尾聲,師生共同手持17項永續發展目標的標語,為整個種樹活動留下紀錄,期許透過種樹達到碳中和,邁向2050淨零減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