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屆佛教文化文憑暨人間佛教證書課程畢業典禮 成就菩薩事業
【人間社 區麗儀 香港報導】2023-09-26香港中文大學禪與人類文明研究中心、香港佛光道場聯合主辦的「佛教文化文憑暨人間佛教證書課程」,9月24日在道場的齋堂舉行第八屆課程畢業典禮。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禪與人類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學愚教授主禮。香港佛光道場監寺覺毓法師、知祥法師、知曦法師、妙松法師、知瑄法師、駱慧瑛博士列席。24位畢業學生及逾50位出席觀禮的親友共享喜悅。 永富法師開示,香港佛光道場秉承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教育和文化為重」的理念,與禪與人類文明研究中心聯合主辦課程,培訓佛教人才。永富法師祝賀第八屆畢業生完成課程,為同學們之間、同學與導師之間建立的道情法愛而感到高興。 永富法師勉勵學生,有善美因緣成就,要不忘初心,持續進修,提升學術能力。畢業代表晉級學習的開始,向道場舉辦的佛光大學香港境外佛學系碩士、樂活產業學院碩士課程進發,勤奮精進,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事業及幸福美滿的人生。 學愚教授致詞表示,大師的法身與大家一起常在。研究中心跟道場合辦課程融洽,誠如永富法師所言,畢業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研習佛法更上一層樓。 畢業學生代表安肖君和李東華分別致感謝詞。安肖君表示,課程師資優良,9個月的課程由淺入深,了解佛法的核心思想。感謝法師和導師們的悉心教導,同學們互勉互勵,順利完成課程,如同大師提倡的「集體創作」精神,不可思議,收穫比預期的豐滿。大師弘揚人間佛教,貼近佛陀的本懷,道場是學習的依止處,期待同學們常回道場學習,以及更多人報讀課程,共霑法益。 李東華透露,利用公餘時間進修,課程涵蓋佛教多元化的議題,感謝永富法師、覺毓法師和學愚教授的教導,與同學們一起愉快學習。他去年加入佛光會和皈依受戒,期待在佛道上與同學們一起前行。 畢業禮尾聲,永富法師帶領大家一起合唱由大師填詞的〈惜別歌〉,鼓勵同學們如歌詞提示,「為教爭光,為己爭榮」,奉行大師「佛教靠我」的精神。 畢業學生上台接受畢業證書,難掩愉悅的心情,觀禮的親友也紛紛舉起手機拍照留念,場面熱鬧。 袁琴在同學相伴之下接受訪問,表示懷著感恩的心情參加畢業禮,感謝研究中心和道場提供好因好緣,讓她和同學們有系統地研習佛學與佛法。 沈南珠透露,課程本來一年內完成,但因為疫情和工作關係,她要兩年才能完成,也曾過想過放棄,幸有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和支持,尤其覺毓法師向她提問,「為什麼要進修?」令她反思佛法的信願行,以佛陀的教法作為信仰,以菩薩作為學習榜樣,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
相關新聞
-
智慧AI影音媒體班 人間社記者提升專業能力
人間福報、人間通訊社為了培養義工記者的專業能力,9月24日在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開設「2023人間社智慧AI影音媒體班」,邀請梵影媒體設計顧問公司的負責人蔡雅琦授課,逾20位學員參與培訓。 課程內容涵蓋了新聞攝影的基礎、AI分鏡和剪輯的技巧、AI剪輯的實作、影音訪談的製作以及最後的成果展示,讓學員們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蔡雅琦表示,今日學習目標是將身邊的真善美傳遞出去,從個人影音製作延伸分享到社群平台,然而社群上的留言互動是非常重要。她介紹台灣主要的社交媒體平台,包括專業、個人、社團,使用關鍵字發文,讓限時動態曝光機會增加,以及觀看頻道的時數多寡,並強調了這些元素如何相互影響,以提高發布內容的有效性。 此外,蔡雅琦詳細介紹攝影的特點、製播流程以及使用的應用平台。她提及拍攝時需要使用的隨身相機和無線麥克風,以及進行直播拍攝所需的燈具等設備。她還分享了如何製作高質量的影片,並細心教導學員應該在拍攝前考慮的各種情況,包括腳本、訪談、大綱、鏡頭語言,拍攝時防止晃動等情況。最後,她強調在影片最後處理階段的重要性,包括字幕、特效以及預留LOGO空間。 學員陳瑩心回饋,影片學習一天後,神奇的魔術師老師使用淺顯易懂的方法,讓不懂的人可以聽懂,真的很感謝老師。學員賴宥縢說,2023人間社智慧AI影音媒體課程非常有趣,很實用的課程,尤其透過BING AI助理幫忙寫腳本,使影片增添趣味及多元化,課程受益良多。
-
2023兒童班、青少年班暨婦女法座聯合開學典禮 精進學習力爭上游
9月23日,香港佛光道場及佛光山佛香講堂在道場大殿舉行兒童班、青少年班暨婦女法座聯合開學典禮,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主禮,監寺覺毓法師與輔導法師們列席,近240人出席。 永富法師開示,能給人歡喜是因為心中富有,學員透過學習和實踐三好四給,讓生命充滿意義,共同建設美好的社會。課程的目標是讓學員提升才能,培養專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期盼學員把學習成果與更多人分享和交流學習。「不是一家人,不進法身慧命的家門」,在佛光大家庭,法師是大家的堅強後盾,學員遇上煩惱的事情,可以找法師傾訴,分憂解難。法師喜見兒童們的成長,勉勵大家只要願意實踐所學,定能有所提升,並指出,極端的氣候提示我們成住壞空與無常,要珍惜好因好緣。中秋節將至,法師以中秋圓月寄語,生命永遠有希望。月也有陰晴圓缺,天黑了還是會有天亮,遇到挫折不要氣餒,並贈送一人一盒小月餅。 典禮中各班輔導法師向學員們說明課程內容。本年度有53位新學員加入,另有11位佛光兒童及6位三好兒童畢業,晉升至青少年班。畢業的佛光兒童為大家獻唱,憑歌寄意,向法師們表達感恩之情。畢業生佛光兒童孔浩而就讀兒童班8年,回想第一次上課時的膽小,幸得法師關心和鼓勵,漸漸變得喜歡上課。他去年在道場皈依受戒,立志傳承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畢業生三好兒童何鈅致詞,感謝大師及法師們陪伴自己成長。 各班派出代表,就上學期學習的內容作出心得報告。佛光兒童鄧靖琳參加了3年兒童班,很開心認識了好朋友,以及學習行三好和孝順父母,承諾會時時實踐三好四給,做個佛光好兒童。三好兒童曾智廣表示,最喜歡聽佛教故事,也很享受畫畫、遊戲和有關環保的活動。 佛光青少年鄧梓濠感謝法師給予機會讓他擔任司儀,鍛練自信心和加強溝通技能。三好青少年莫承曦感謝法師們的悉心照顧,他在青少年班學會了很多幫助他日常生活的佛法,減輕學業上的壓力。 婦女法座學員植穎瑜表示,婦女法座活動多姿多彩,從中學習到的佛法很有實用性,例如跟小朋友及青少年相處之道。
-
冼都佛光人2023佛學會考 回歸佛陀本懷
佛光山冼都禪淨中心9月24日於大雄寶殿與全馬各道場同步舉辦「國際佛光會2023年全馬佛學會考」,冼都分會、冼都青年分團、佛光少年班及三好兒童班共120人應考,年齡層涵蓋從最小4歲、最高79歲。 監寺如益法師開示,參加佛學會考不是為了要跟別人比賽,藉由會考讓大家了解自己對於佛學深入多少、省思自己與佛陀的教法相應多少,期許大家從會考中看到真理、看到因緣;進而把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法師也提醒小菩薩,要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善美的三好理念散播人間,並將三好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成為人間三好小菩薩。 多位家長陪同孩子應考,增添了親子互動關係。家長們表示,藉由佛學會考深入人間佛教,期待下一次會考,自己會再接再厲,精進研讀星雲大師的著作《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兒童班小菩薩考試完畢,帶著興奮的心情,紛紛向如益法師報告自己的會考成績,純真可愛。 79歲的冼都分會會員李君生分享,自己平常都有閱讀星雲大師的書,一定會參加佛學會考,精進的精神讓人佩服。冼都分會委員林月桂分享,自己抱持平常心面對佛學會考,才能發揮最大的實力。
-
第21期短期研究班 程恭讓講述阿含經的人間佛教思想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舉辦的第21期徒眾短期研究班,9月23日邀請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為大眾講述「《阿含經》的人間佛教思想」,帶領大眾深入探源阿含經與人間佛教的義理要旨與相關論述。 程恭讓首先指出,佛陀教法之根本宗旨是追求實現人類現法樂、後世樂、究竟樂的辯證統一,並分別解說三者的意涵,現法樂指的是現世幸福,後世樂是後世的幸福,究竟樂則是最高最圓滿的幸福。 「這三者之間並非孤立存在、相互隔絕,也不是彼此平行,而是逐漸遞進的關係。」程恭讓表示,現法樂與後世樂是究竟樂的必要基礎,易言之,在追求究竟樂的道路上,需要有現法樂和後世樂的準備過程,如果人間沒有此二者的基礎建設,所謂的究竟樂可能只是一種虛幻的追求或空泛的目標。 「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則與早期聖典一脈相承,並且其論述更清晰、更準確」,程恭讓說明,從大師身上學習到佛法的核心精神,對佛法的體認也深受大師啟發。他舉大師於1982年在高雄壽山寺藥師法會上開示的主題〈快樂的方法〉為例,指出在當時的年代,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已有很完整的體系,其思惟不落入傳統窠臼又極具現代創新,令人敬服。 大師在開示中同樣指出學佛有三種快樂,大家參加藥師法會,都是希求快樂、如意及滿願,但世間的快樂皆有缺陷,學佛的人應嚮往三種快樂,即現法樂、後世樂、究竟解脫樂。現法樂指的是在拜佛或聽開示,自然而然感受到身心解脫舒暢,雖僅一時一刻,卻是永恆無盡。後世樂就是對後世、未來好好安排,現在所做各種功德,都是播在福田裡的種子,可在後世享用不盡。而究竟解脫樂則是法身的證悟,能夠永遠不再沉淪生死,這才是學佛最大目的。 另外,程恭讓也帶領學員透過巴利原文、漢譯及新譯之間的對勘,深入剖析《阿含經》等原始佛教經典的義理辯證及現代詮釋,並從佛陀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觀等方向,提出原始佛教的三大核心價值,即重視人道、現實人生和社會參與,而這三點正闡釋了佛陀教法旨在合理解決人類福德生活的問題。 最後,程恭讓引用大師著作《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指出,書中可以看到大師對於佛教的社會參與之合理性、必要性高度予以強調和關注的思想意識,也能看到大師重視面對現實人生的積極性。 程恭讓總結指出,若將《雜阿含經》與人間佛教兩相比較,應該說星雲大師的表述更加清晰明確,而對於《雜阿含經》的解讀則不僅需要語言、文獻的知識,更需要人間佛教智慧光明的照耀。「我們可以把《雜阿含經》視為表現人間佛教思想理念及其三大基本價值方向的原始版,而把星雲大師體現百年現代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視為是人間佛教思想理念及其三大基本價值方向的現代版,而這也正是大師對佛教社會思想的貢獻與力量。」
南方寺逾110人參加佛學會考 深入經藏
2023-09-26大林講堂佛學講座 慧讓法師:「人間佛教的信解行證」
2023-09-26瓜地馬拉國防部長訪佛光山 允代言三好四給
2023-09-26西來寺一日禪 學習「悟後起修」的方法與次第
2023-09-26佛光好事集 多元美食令人驚豔
2023-09-26禪茶與法師的相會 萬年寺傳統茶禪教學
2023-09-26星光野餐佐音樂 光明寺八風茶會慶中秋
2023-09-26金光明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觀世音菩薩契子女福德智慧具足
2023-09-26星雲大師的人生三百歲 覺具法師南方寺開講
2023-09-26屏東爆炸殉職勇消 佛光山誦經祈生淨土
2023-09-26